潘啟海漂流外多年,他沒有盡到父親的一點責任。只有透過法院,來解決孩子歸誰。
王麗蘋就是讓人們知道孩子歸屬的問題。
麗蘋也知道,孩子後面的事還有一大堆,上中學、上大學、找工作、買房子、戀愛、結婚、生子等等,這些都是要錢,若是想培養一孩子成人,成才,代價是可想而知的,辛苦是顯而易見的。麗蘋甘心情願這麼做。
事情辦得還算順利,二老含淚答應將孫子交王麗蘋。
事情是按王麗蘋預想的一樣,可她心裡並不舒服。
兒子走了,孫子又丟了,兩位老人的悲催是可想而知的。
沒有辦法,個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她能將年幼的兒子能顧好,她的一生就算成功的了。
出外在外,雖然苦點累點,自己能做自己的主,孩子也算爭氣,學習不用操什麼心,一直很優秀,這是麗蘋最大的欣慰。
時間不問你的辛苦,不問你的多有錢,富有也罷,貧窮也罷;它就是這樣板著面向前走,一刻也不回頭。
到了最後一學期一個月,麗蘋還是將孩子帶回到了東縣,外面教育固然不錯,因開設的課程不盡相同。
這次回來,王麗就在縣城找個地方住了下來,成為專職陪讀,兒子插在縣城一中初三班裡學習。
走來第一個周參加模擬考試,兒子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考了一個全縣第十名的成績。
三週一晃而過,王麗蘋擔心考不重點班,若是差的分數。花錢買她沒有這經濟實力。
沒想到,兒子居然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順利進入了省級示範高中裡的重點班。
兒子,盼盼,麗蘋去派出所給改了名字,跟王麗蘋姓王,叫王志豪。這是王麗蘋絞盡腦汁給兒子起的,兒子也覺得挺好。
一個男孩,沒有一個大氣一點的名字,有損自己的自信心。改了姓和名,因為兒子到了一個新的環境裡,沒有一個認識的人,這樣同學和老師這麼一叫也就順了。
開始時,麗蘋還有點不習慣,急了的時候還叫盼盼。“媽,你又叫錯了。”
麗蘋看著兒子只得傻傻的笑,兒子看著良久,王麗蘋被兒子看得不好意思。
突然,兒子嘿嘿兩聲說:“媽,你真漂亮,我班上的同學都這麼說。”弄得麗蘋一臉的嫵媚。
麗蘋掩飾著內心喜悅說:“兒不嫌母醜嘛。”
兒子嘿嘿,沒再說話,拎起醬油瓶去打醬油去了。
麗蘋想,兒子的異常,這是小男孩子荷爾蒙旺盛期,她如何讓兒子順利渡過呢?
兒子的成長,母親很是高興,隨之新問題產生。
麗蘋在洗兒子的內庫發現,她是看過這方面書的人,瞭解一些青春期的一些現象,可是對兒子怎麼說呢?
這是對她一個新課題。
兒子還存在一定的“戀母情結”。由於兒子從小得不到父親的支援和關注,在心理上變得對母親分過依賴,產生了“戀母情結”。
王麗蘋在書瞭解到“戀母情結”使他的性心理發育出現一定的偏離。並沒有弗洛伊德把戀母情結概括為“殺父娶母”,聽起來非常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