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期在推近,王麗蘋家人了急,急也沒有辦法,只能這樣去,說到底就是想潘啟海改好。
若是潘家再不來重要的人,王麗蘋也扛不住了。
孩子一出生看不到自己的父親,這不僅不近人情,給小寶寶也是一個不公平的待遇。
潘家當然更急,畢竟是潘家這一支脈第一個孩子。
急得火上茅屋,不得不請村裡的人出面,將王麗蘋接回來,潘啟海還寫了一份保證書。
對方鬆了口,讓女兒回去。
這回潘啟海家人對麗蘋不敢怠慢,各方面照顧得很周到。
最大的問題,就是麗蘋和潘啟海結不上婚,這事也不是天的事。
潘家奶奶說:“這有什麼,她和你爺爺一輩子也沒結婚,一輩子還不是一樣的過。就是那個老鬼走得早,自己享清福去了,把我一個人留在這個世上。”
說著說著勾起了奶奶心中的往事。
聰明的麗蘋勸慰著說:“奶奶你別難過,我聽啟海說,爺爺是為了修水庫,他是為人謀幸福而獻身的,是為了國家,現在人們不是還沒有忘記他嗎,每年縣民政局都要來人慰問。”
奶奶聽王麗蘋這麼說,感到很欣慰。
“是呀,是呀,為了這事還有些不知好歹的人說,我們沒有辦結婚手續不算夫妻,我們的兒子都好幾個,和他在一起生活近二十年,後來呀,還是政aa府出面講話,你沒結婚,也得承認事實婚姻,最後還是批准享受烈士家屬一樣待遇。”
老人家說起這事來就是滔滔不絕,這也是她一輩子最為光榮的一件事。
“是啊,奶奶不簡單。”王麗蘋在一旁咐和著,老人更加高興。
“那時,我年輕,誰也不怕,身正不怕影子斜。”
“那是,那是。”
老人沒齒牙的嘴笑成了一個“o”字。
老人與同小孩一般,同樣要人奉承,她一高興,她會同你說好多好多的話,不過就是重複的太多,多了也讓人生厭。
同老人說話,心裡可以不笑,臉上卻要面帶微笑,生厭千萬別放在臉上。
王麗蘋知道做人的媳婦就要學會謙和。無非都是女人間口角態度,心眼大小的事情。
這些從小與男孩子一起長大,這一點她能想得開。
還有一個多月就要生產了,家裡常常只有麗蘋和奶奶留守。
農村人一天到晚都是忙,忙也忙不到什麼明堂,要吃,要喝,不忙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