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佑早年從天鷲宮藏書中學會了人元丹法,擅施展龜和如鐵之術,每次都將“爐”火催得旺旺的,讓田蘭屢戰屢敗,不得不求助於劉碧瑤、劉小露和曾如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按照千山集團的要求,夢想中學修建得並不豪華,更注重功能性和實用性,而且更注重師資力量的建設。當地為學校配套了一百多畝的山林,供師生們自己經營,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學校的經費問題。
岳父母比過去顯得更年輕了,還添了一個小兒子,更加顯得意氣風發。張成從寶島過來,始終跟在岳父身邊,成為他的得力助手。
羅天佑將家人介紹給張成認識。聊到劉家,張成居然還認識劉碧瑤爺爺的三叔劉華南,說劉華南當年是五十四師的副師長,就在第十軍方軍長決定率部投降日寇時突然失蹤。
對於劉華南,劉碧瑤從沒聽說過,打電話向父親求證,父親以自己也不清楚搪塞了過去。
莫德行轉入夢想中學就讀,作為學生代表,參加了校方舉辦的座談會。聽說莫德行透過學習脫貧致富,成為當地學子們競相學習的榜樣,羅天佑特意將莫德行叫到身邊,勉勵幾句,並提出去他家看看。
從學校到莫家,只能步行,而且需要爬山越嶺。劉碧瑤和劉小露苦不堪言,分別拽著羅天佑一條胳膊,被拖著往前走。
羅穎有莫德行照顧,反而變開朗了。聽莫德行說起山裡的趣事,跟自己小時候在雙鎖山的經歷類似,勾起許多快樂的回憶,興趣勃勃地向父母提出在山裡多生活幾天。
莫德行家新修了純木結構樓房,添置了傢俱。知道羅天佑會在莫家留宿,千山集團的人提前送來了日常生活用品。
很久都沒在山裡生活了,大家有了新鮮感。
一輪圓月高掛天穹,月光柔和似水,一瀉千里。村子周圍,千峰相依,爭高直指,夜鳥相鳴,嚶嚶成韻。
莫德行和兩個妹妹要帶大家捉泥鰍和黃鱔。到了月圓之夜,水田裡的泥鰍和黃鱔都會從泥洞裡鑽出來享受月光浴。只要用手電照住,基本不會動,很容易捉。
這事兒,羅天佑小時候帶著妹妹沒少幹過,此時被喚起了童心,帶著一家人跟在莫德行兄妹後面,來到位於山坳裡一片水田區。
泥田裡的水,在月光下是亮白色的,清澈見底。不用手電,都能看到靜靜躺在田床上的泥鰍和黃鱔。羅天佑等人打著赤腳,挽起褲腿,一會兒就捉了小半桶。
羅天佑很快就疑惑了,這田裡的泥鰍和黃鱔也太多了些,而且都九月份了,水田被翻得平平整整,卻沒種上水稻,這明顯不符合常理啊。
見妻女們玩得開心,便將疑惑壓在心底,直到返回莫家,才將莫德行拉到一邊詢問是怎麼回事。
在羅天佑再三逼問下,莫德行才說出實情。市裡領導得知羅天佑等人要到莫家住,為了讓他們過得開心,特意將水田裡的正在生長的莊稼拔了,又買來許多野生的泥鰍和黃鱔倒進田裡。
羅天佑被弄得哭笑不得,將此事跟劉碧瑤、劉小露和曾如月說了。她們反而看得很開,那些莊稼值不了多少錢,只要千山集團在當地灑點毛毛雨,就讓他們受益匪淺。
莫家為大家準備的夜宵是紅燒泥鰍、黃鱔,還有西紅柿田螺火鍋。一堆人坐在露天的院子裡大快朵頤。
旁邊燃起熊熊的篝火,能歌善舞的山裡人圍著篝火又唱又跳。劉碧瑤和劉小露拉著羅穎加入過去,每個人盡情歡樂,笑容洋溢在臉上,幸福流淌在心裡。
塔讀
有了前車之鑑,隨後的日子,羅天佑只是帶著家人去河溝裡釣魚,或者進到山裡採集野果。
羅穎和莫家兄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他們的帶動下,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他們相約去鎮上趕集,不再用羅天佑和曾如月時時陪著。
羅天佑為幫助山裡人脫貧,在鎮上為他們修建了電腦室,教會他們上網,在華海網上出售山裡特產。
有了女婿的站臺,岳父跟當地政府的合作進展非常順利,獲得了上萬畝的土地,用來種植田七、蓮霧、釋迦果和火龍果等。
喜歡重活了1978請大家收藏:()重活了1978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