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如月難過地說,“錢包,我的錢包……”
羅天佑鬆了口氣,“就錢包啊,還好,沒丟啥重要東西就行。”
曾如月白了羅天佑一眼,“錢啦,錢還不重要啊。”心想,這小弟弟真是個傻弟弟。
何向前勸道,“算了吧,不過是一些錢罷了。”
曾如月忿忿難平,倔強地說,“她們應該還沒走遠。”拗性地要去找兩小孩。
羅天佑被她生氣的樣子逗樂了,嘲笑道,“嗨,瞧你這樣,還女俠呢,到了佛門重地,怎麼能為這麼一件小事就犯了貪戒、嗔戒,小心佛祖降罪。”
曾如月掄起小挎包往羅天佑亂砸,正好拿他出氣。但她也怕誤了大家的正事,不再堅持,氣嘟嘟地,心又不甘。
從法堂到方丈室這段路,已是寺廟深處,遊人罕至,故顯得格外幽寂。偶爾有三三兩兩的僧人擦身而過,步履匆匆,不知是在去朝佛的路上,還是朝佛而歸。
懷泉法師不在方丈室,只有他的兩名親傳弟子在練習書法。
羅天佑說,自己是來捐香火錢的,希望能見法師一面。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聽說有人來捐香火錢,兩位高僧也不寫字了,請他們上坐,並奉上香茶。
談到懷泉大師的去處,高僧說,山下有家養豬場要做法事,請了師傅去,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何向前問道,“附近可有什麼名勝古蹟?我們先去轉轉。”
其中一位高僧說,“附近有禹王泉,尚可值得一觀,建議你們去逛逛。“
三人告辭出來,走到禹王泉。禹王泉又名龍王潭,自古相傳潭中有龍不可見,時聞怒吼似奔雷。
羅天佑圍著禹王泉走了一圈,傳送水源來自條水溝,水溝底下鋪滿圓潤的卵石,一直通往一個小小的山洞。
從地質學上來說,“溝床卵石多,地下潛水似暗河。”毫無疑問,這個山洞必然連線一條地下河,而且水量充沛。可知道了也沒用,洞口這麼小,人肯定是進不去的。
三人折返方丈室等候。金烏西沉,懷泉法師還是沒回來。
高僧說寺裡不能留宿,建議他們去半山的娘娘壩村。娘娘壩村離這裡大約一個小時的腳程,能在天黑前趕到。
三人向高僧告辭,沒走兩步,就聽到身後有人嘀咕,“不是說要捐香火錢嗎,怎麼不拿出來啊?”
塔讀
順著僧人所指的方向,朝娘娘壩村走去。行到半道,遇到岔路,不知道怎麼走了。
何向前建議三人投票決定,他和曾如月選擇左,羅天佑選擇右。
羅天佑說,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所以自己的選擇才是對。
何向前和曾如月都覺得他說得有道理,於是大家向右繼續往前走,走了兩個多小時,天都黑了,娘娘壩村還是不見蹤影,倒是看到一座殘破的山神廟。
山神廟年久失修,黃土牆塌了近半,兩扇大門歪歪斜斜,似乎隨時要掉下來。
羅天佑走到前面,推開門進去,殿內神像均被毀壞得十分嚴重,看不清模樣,香爐傾倒在破舊的供案上,到處結滿了蛛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