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麼簡單就達到了目的,顧覺昭也很意外。
此前,他準備過不少詳盡的資料,包括裴一海生平多多少少發生過的各種事件,甚至查閱了此前裴一海各項作品售出的價格。
資料顯示,裴一海的作品大多都捐贈給了各地博物館,或圈內好友。真正拿出來明碼標價的,也是倒騰了幾手,為了挪轉現金逼不得已的。
再加上裴一海暮年所居住的環境,顧覺昭就能得出他並不愛財的結論。
實話說,顧覺昭倒是希望他愛財。
因為愛財之人只在乎財。
這對於顧覺昭,可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直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哪有別的需要考慮的?
可惜,《藤》對裴一海著實意義非凡。
連顧覺昭都沒有十足的把握,確切來說,不到三成。
在飛往s城的飛機上,顧覺昭一直仔細閱讀著助理和服裝師搜尋來的資料。
毋庸置疑,《藤》是裴一海為因病故去的親生女兒創作的,但又不僅限於此。
《藤》創作的時間結點很特殊,是在裴一海的妻子不幸離世後,他選擇留下這副作品,而並非是女兒去世的時候,當機立斷創作的。
也就是說,《藤》中不僅包含著裴一海對女兒的思念,更揉雜了對妻子的故去的莫大哀鳴。
其滿腔熱血,最終成就了《藤》。
難怪看過的人,都稱之為當代奇作。
據裴一海所說,想得到《藤》的,顯然不止他顧覺昭一個。
那為何,裴一海這麼輕易的就把《藤》交付給顧覺昭了呢?
吃飯時,還一口一個顧先生,像是非常熟悉的樣子。
這些事情,連顧覺昭本人也很疑惑。
好在進機場前,他收到了來自裴一海助手長長的一封信件,解答了上述的所有問題。
對方是一路狂奔,風塵僕僕趕來的。
差點就錯過了時間。
“顧先生,這是裴老……讓我轉交給您的。”
一封並未精心打扮,只用了最古老的信封裝著的信件,紙張泛黃,看起來古樸陳舊。
顧覺昭接了下來,道謝,“好,麻煩你,也替我向裴老道聲謝,望他注意身體,如若有機會,歡迎來a城。”
助手也點了點頭,“好,我會告知裴老的。顧先生,一路順風。”
顧覺昭“嗯”了一聲。
在飛機升到高空時,他在頭等艙開啟了這封信。
還是用毛筆寫就的,滿篇小楷,整齊劃一。
信中說,“想必你現在也疑惑,我為何那麼爽快的把《藤》轉交於你。實際上,這是老頭子我的一介私心。自《藤》完成後,各界人士,虎視眈眈,算盤不一。我年紀已高,也沒有大精力護得住了,不如給她找一個好的歸宿。思來想去,顧先生的名譽響亮,為人正直,行事清白,當受得住。此外……”
顧覺昭翻了下一頁。
“唐突地說,我在顧先生夫人身上看到了小雅的影子。若如小雅尚在,大致也和顧先生夫人一樣大了,也當有如顧先生一般的如意郎君。多年前,我與顧先生的父親有過一段友誼,那時,顧先生還未出生。今見著,當有從德的風采。既事已了,紛紛擾擾,再無留戀。望君珍藏,感激涕零。”
話語寥寥,句句真心。
次日一早,經顧覺昭一手操辦,備受矚目的《藤》終於到達了顧氏莊園裡。
為了使其不遭受一丁點損壞的可能性,又怕耽擱,顧覺昭特意包了一架飛機,從s城到a城,只為運送這件衣服。
當然,又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蘇素錦快心疼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