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覺昭說的淡然,一副佔理的樣子。
“看來他們誠意滿滿,你就欣然接受,不用多想。”
蘇素錦侷促地坐直身子,捏緊了手指。
無奈之下,她也只能接受,吐出一口氣,說了一個“好”字。
或許是蘇素錦向來不喜歡麻煩別人的原因。
自從嫁進顧家,成為顧太太后,她就覺得蘇家沒有屬於她的位置了。
更何況,自小到大,蘇存劍壓根就不怎麼疼愛自己,全然把注意力放在兩個哥哥身上。
結果,用心培育出的二兄弟,在外也只有草包的名稱。
從蘇素錦求學的經歷來看,她習慣獨來獨往,不愛依靠別人。縱使獨立是好事,但也讓她養成了要強的性格。
只要蘇家施捨給她一點溫暖,她都覺得,應當還回去。
或者說,認為對方在索要什麼。
即使,這是一種道歉,沒有別的意思。
蘇素錦依舊不能安心接受。
在她看來,付出是兩個層面的。
一個是付出方,一個是接受方。
只有接收方願意你付出,那麼付出才能成立。
如果接收方只是被迫的,壓根就不想要你的付出,那麼你口口聲聲的“我為你好”,只有強人所難,硬塞的意味。
對於“顧太太”的位置,也是這麼個道理。
蘇素錦不想要。
但所有人都在說,這是一個多麼好的稱謂啊,你就是天選之子,你這麼幸運,下半生的生活都不用愁了。
可沒人在乎,蘇素錦的感受。
她也掙扎過,選擇和顧覺昭簽下一紙契約,就為了忍耐一定時間後,恢復自由。
或許有人也會問,這個自由,到底指什麼呢?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蘇素錦深夜時分躺在顧氏莊園輾轉反側的時候,也思考過這些。
不止一個人告訴她,顧覺昭就是天底下最完美的男人,潔身自好,彬彬有禮,可謂是丈夫模範。
但也只有蘇素錦知道,她和顧覺昭之間總像隔著一層玻璃,朦朦朧朧的,誰也僭越不了。
她心裡自見到顧覺昭那一刻起,就沒想過和對方此生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自然,就成功地把自己和顧覺昭,放置在了兩個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