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十月份,香港經濟再次遭遇重創。
原因是中土與英格蘭德,就香江未來的歸屬問題,出現巨大分歧。
訊息傳到香江,立刻引發恐慌。
英資公司憂心香江一旦迴歸,它們的背景優勢就會消失,從而影響到它們的經營。
比如香江唯一的航空公司,即是太古洋行旗下的國泰航空。它壟斷了香江的航空客運、貨運業務,獲利自然豐厚;
比如香江唯二的兩家電力公司,中華電力與香港電燈,兩家公司也分別由嘉道理家族、怡和集團擁有。
比如香江唯一的越洋電話、電報業務專營權,由英資背景的大東電報局所有。香江是世界級的金融中心,每天需要打得越洋電話、發得越洋電報不計其數。大東電報局擁有專營權,獲利自然豐厚之極。
除此之外,被英資壟斷的還有電車公司、巴士公司、纜車公司、渡輪公司、煤氣公司、博彩公司、無線電臺、海底隧道等等。
而這些公司之所以能夠獲得專營權,正是因為它們都是英資背景,所以港英政府才偏袒他們。
如果香江迴歸,它們的壟斷經營自然就會被打破。到時候,無論行業的地位,還是公司的盈利,都將大幅度下降。
因此它們格外憂慮,並故意製造恐慌情緒,令香江市民也驚恐不已,從而裹挾民意抵制迴歸。
……
在他們的刻意煽動之下,市民們驚恐不已,都擔心一旦香江迴歸,他們的人身、財產安全就會受影響。
為此很多市民選擇拋售資產,移民海外,其中大部分資產都是股票、房產。這就使得香江的股市、樓市沒等恢復,就再次遭受重創。
二月、三月香江股市由最高點一千四百四十五點,跌到六百四十六點,跌幅高達百分之五十五。
經過四、五、六、七、八、九六個月的恢復,香江股市緩慢回升至八百六十二點。相比三月份最低時,上漲了近百分之三十三。雖然遠不到年初最高點,但是也算是不錯了。
但是如今因為這場風波,使得民眾信心崩潰,股市再度急轉直下。由八百六十二點,一天之內就跌到七百二十一點,跌幅高達百分之十六。
而這還只是個起點而已。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香江股市一直震盪下跌。由八百六十二點,一路跌跌撞撞來到四百零二點,跌幅超過百分之五十三。
至於樓市同樣跌得慘烈。
因為香江前景不明朗,因此地產公司不敢拿地開發,預備置業的人也不敢投資,這使得香江房價、地價都迅速暴跌。
像北角的住宅樓八一年每平尺一千零六十元,到八二年底的時候跌至四百三十元,跌幅高達百分之五十八。
港島南灣道的高階住宅用地,八一年每平尺售價一千八百五十二元,八二年底的時候就跌至每平尺四百三十元,跌幅高達百分之七十八。
除股市、樓市嚴重受挫之外,香江的貨運業、零售業、旅遊業、製造業、金融業等也各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