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葉勁通報了一個好訊息,“葉先生,九龍巴士的雷覺天有意自組院線,並計劃扶持一批有實力的公司。
我們神話影業就在他的計劃之列,他也給我們開出了蠻不錯的條件,您看我們要不要跟他深入接觸一下?”
雷覺天是九龍巴士的老闆,香江商界大名鼎鼎的人物。除了開巴士公司之外,他還涉足地產業,大名鼎鼎的九龍建業就是他的。
另外,他還擁有多家裝修華美、設施一流的頂級戲院,如樂聲、麗聲、凱聲、金鴻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香江戲院十分之多,幾乎每條商業街、每座社群都有一家戲院。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六七十年代,港府就有規定,區域發展必須設有巴士站、醫院、娛樂中心和戲院等設施。
土地發展政策委員會在土地利用計劃書中規定,每一千人的社群必須有三十八座戲院一座。這也使得地產商要想開發樓盤,就必須同時興建一座戲院。這也就使得香江戲院星羅棋佈,巔峰時期有一百一十九家戲院,十二萬個座位。
只不過戲院雖多,但地理位置、影院規模、硬體設施等,卻並不是同一水平的。其中有規模龐大、位置優越、設施先進、客流量大的戲院,這類戲院通常被稱為【龍頭戲院】。
還有一批就是社群戲院,規模較小,位置偏僻,設施落後,客流量小。這類戲院佔香江戲院的大多數,所以也就越發凸顯【龍頭戲院】的重要性。
雷覺天是地產大亨,旗下就有四家龍頭戲院,再加上一批社群戲院,讓他就成為了頗具影響力的院線大亨。
只不過雷覺天之前是把戲院租出去,由他人經營,自己只管收租。但是最近幾年,香江電影票房一年比一年高。
七零年,香江電影年度總票房才兩千八百萬港幣。到了八二年,香江電影年度總票房已經漲到四億港幣。
十二年時間,票房增長了十四倍之巨,平均每年都能增長一倍。這個漲勢是相當驚人的。而院線商也因為年度票房的激增,各個都賺了大錢。
有鑑於此,雷覺天便決定在院線租約到期之後,將院線收回來自己經營。這比單純收租可要賺錢多了。
可是有了院線,也要有內容才行。不然的話,影院沒電影放,空在那裡也沒錢賺的。而香江兩大電影公司嘉和、蕭氏都是在自己院線放映自己的電影,向來不給外人放映。
所以雷覺天的院線要放映電影,就只能放映那些小公司的電影。而小公司的電影往往不能保證質量,也不能夠保障票房,自然也不能保障雷覺天的收益。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雷覺天便想扶持幾家有實力的小公司,讓它們發展壯大,多拍質量高、咖司強的影片,好為自己賺錢。
而香江眾多電影公司之中,除嘉和、蕭氏之外,最有實力,最具潛力的,無疑就是神話影業了。
它旗下明星多、佳片多、資金多、能人多,拍得電影一部比一部火,部部都能賺大錢。雷覺天若能拉到神話影業,那他的院線就再不愁不賺錢了。
不過這件事有些難度。一是神話影業和嘉和合作多年,已經積累了深厚的關係;二則嘉和本身就是神話的大股東,所以兩者不好分割。
因此雷覺天只是試探著跟神話影業提了一下,並沒有一下子就下重注。
喜歡龍虎香江請大家收藏:()龍虎香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