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星球大戰》需要三百六十多個特效鏡頭。這麼大的工作量,沒有一家公司能接得住。而且因為喬治·盧卡斯要求特別高,因此也沒有任何一家特效公司的技術,能夠滿足他的要求。
“既然如此的話,那我們何不自己組建一家特效公司,專門為《星球大戰》研發所需要的特效呢?”葉勁看向喬治·盧卡斯道。
據他所知,工業光魔特效公司,即是喬治·盧卡斯為了拍攝《星球大戰》而專門成立的特效公司。
日後它更發展成為全球技術最先進的特效公司,並參與制作了《et》、《奪寶奇兵》系列、《侏羅紀公園》系列、《神鬼傳奇》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等等。
而在電影界,導演為了更好的拍戲,專門成立特效公司的,似乎也並不是少數。
像彼得·傑克遜就成立了維塔數碼,專門為《指環王》系列、《金剛》、《霍位元人》系列等製作特效;詹姆斯·卡梅隆也成立了數字領域,為《泰坦尼克號》、《阿凡達》、《鐵甲鋼拳》、《x戰警》等提供特效支援;徐可也成立了電影工作室特效部,拍攝了《小倩》、《蜀山》、《青蛇》等等。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很多導演都是技術控,技術宅,非常痴迷於提升電影的畫面質量,為此不惜付出高昂的代價。
像李鞍就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一片中使用了120幀的放映技術,使得畫面更加的清晰。但因為這項技術太先進,投放的畫面太清晰,反而引起了觀眾的些許不適,導致票房未如預期。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在拍攝《大白鯊》的時候,對其中的一些鏡頭不太滿意。因此電影殺青之後,還專門在自己的泳池補拍了一些鏡頭,而所花的錢完全是他自己的錢。
正是因為有對電影的這份熱忱,使得導演比電影公司更有熱情去搞特效技術。
果然,喬治·盧卡斯聽葉勁這麼說,也很激動,“葉先生,你的建議非常好啊。”
“你也贊同是麼,很好。這樣吧,特效公司你我共同承辦。”葉勁點點頭,隨即提議道,“平分股權,如何?”
對於工業光魔,他也是久仰大名了。前世,這是全世界技術最牛的特效公司,幾乎好萊塢所有特效大片,都離不開工業光魔的特效支援。
如果拿到這家公司的一半股權,那麼它的所有技術專利,都將分給葉勁一半。而且,葉勁還可以將最先進的特效技術應用到自己的電影中,使得他自己的電影精彩又好看。實話說,單是這一家特效公司,就已經價值連城了。
喬治·盧卡斯一聽,點了點頭。
他也知道,投資特效公司是非常賠錢的。
因為特效研發,本身就是一件特別燒錢的事情。
它牽扯到諸多領域,比如電子科技、機械研發、物理學、數學、化學、微機……幾乎全部都需要高精尖的人才,而人才的薪酬自然是極高的。再加上各種各樣的裝置,硬體、軟體、耗材……
哪怕是好萊塢巨頭,要養活一家特效公司也很難。因此有葉勁肯共同投資,對喬治·盧卡斯而言,真的是歡迎都來不及。
喜歡龍虎香江請大家收藏:()龍虎香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