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眉如小月,眼似雙星;那絳紅朱唇,玉面光瑩;
滿身瓔珞,垂著寶珠翠玉;烏黑秀髮,疊著盤龍髮髻;
原來是南海洛伽山,潮音洞裡慈悲的觀世音。
如來見此,心中大喜,欣慰地道:“若是旁人,不可去得。須得是觀音尊者此等神通廣大、又心繫佛法者,方可去得。”
如來說完,淡淡看了大威天龍菩薩一眼,微一點頭,示意他不要爭搶此機緣。
大威天龍菩薩本已經上前半步,要攬下這尋找取經人的不世功勳,見被觀自在搶先一步,大威天龍菩薩暗道可惜,本已悻悻而回。但如來後面這一句“心繫佛法者”,卻是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大威天龍菩薩遁入空門多年,殫心竭慮,為釋教立下赫赫戰功,卻因為是龍族妖類,始終不得信任和重用,私下裡還暗暗被其他釋教弟子排擠,只能領著同是妖類外道的“天龍八部眾”,在靈山擺著pose,充當吉祥物。
大威天龍菩薩與觀世音被好事者並稱為“三大菩薩”,其神通法力並不在觀世音之下,也是極少數有能力籌劃西遊的釋教大神通者。
大威天龍菩薩一心想要融入釋教,甚至為此背棄龍族,放下尊嚴,抓住一切機會為釋教盡忠職守,可謂忠心耿耿。
但是,釋教是怎麼對待他的?!
如來一直將大威天龍菩薩視作二五仔!
一個曾經背叛過自己家族的外族人,如來有什麼理由信任他?
背叛者永遠是背叛者。
大威天龍菩薩豈能不知如來的弦外之音?這“心繫佛法者”,就是忠於釋教、對如來唯命是從之人啊!
如來言下之意,指的便是大威天龍菩薩不是釋教真正的嫡系,只是一個不值得信任的可憐人。
如此,西天取經此等釋教大事,竟是從一開始就直接排除了大威天龍菩薩的參與,生怕他生出二心,壞了釋教千年大計。
眾人見大威天龍菩薩的窘狀,皆是暗暗偷笑,又礙於大威天龍的威勢,不敢發聲,憋得那叫一個面紅耳赤。
大威天龍心灰意冷之下,本想就此拂袖而去,但世尊在前,又不敢失禮,只得默默退下,假裝閉目養神了,只是眉頭那幾絲陰鬱之氣若有若無。
便是一直以取笑大威天龍菩薩為樂的孔雀大明王,身為妖類,亦是心有慼慼焉,情緒低落。
釋教是寬容的,但妖就是妖。
如來沒有心思理會大威天龍菩薩等釋教妖族的感受,畢竟大事在前,便繼續對著觀世音微笑詢問道:
“觀音尊者,取經人可有人選?”
如來似乎很篤定觀自在能找出令他滿意的人選。
“世尊,取經大事,不可不慎,弟子須得好好籌劃一番。”觀世音嘴上雖然沒有打下包票,但語氣中卻透著一股胸有成竹的自信。
“不過,這取經人,弟子卻是已有人選。”觀世音在世尊蓮臺前,遙遙指著末座的一個比丘,道,“正是此人!”
眾人順著觀世音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眉清目秀,身著潔白僧衣,手持琥珀念珠的少年比丘僧,正歪歪斜斜地坐在霞光之上,打著瞌睡,對外界的一切,置若罔聞。
原來這少年比丘僧,是世尊座下二弟子,名曰“金蟬”。
p.s.世尊:佛陀十號之一,此處作為如來佛祖的尊稱。
p.s.s.本章由《西遊記》第八章“我佛造經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改編而成,如有相關文字和敘事結構雷同,並非巧合,特此宣告。
喜歡西遊之至尊妖龍請大家收藏:()西遊之至尊妖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