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各種再創作的小說電視劇電影啥的,真是害死人了,這孫猴子哪是什麼嚮往自由,敢於反抗的狠角?!分明就是極端自私自利之徒罷了!”
雖然孫悟空最後表達了善意,但墨龍軒心下仍是不爽,如此,他一邊氣鼓鼓地想著,一邊快步走回小土包。
太上老君見墨龍軒走回來,笑著道:“如何?這潑猴的性子,你也經受不住吧。”
墨龍軒見太上老君如此取笑自己,也不由得以手扶額,搖頭苦笑了。
“龍軒,你之前為何斷言這潑猴數百年後可以脫困呢?”老上老君話鋒一轉,深深地看了墨龍軒一眼道。
墨龍軒嘴角微微抽動,暗道一聲:“大意了!”
之前墨龍軒太過得意忘形,隨口說孫悟空得枯等數百年,不料太上老君竟然洞察了他言語之間的漏洞,抓住了馬腳。
“是小子胡亂猜測的,孫大聖如此人物,若褪去心猿野性,想必早晚會重受天庭啟用。”墨龍軒不敢遲疑,馬上答道,但他心知如此藉口,難以矇混過關,便又補充道,“這齊天大聖,乃是東勝神州傲來國地界裡,天生地孕的仙胎,秉承三界仙道氣運而生,自有冥冥中的大道指引,賦予使命,不會輕易就此沉淪的。”
墨龍軒覺得自己說的,應該恰到好處了,西天取經的孫行者,誰人不知?
啊,似乎也不是很對,準確地說,西天取經這件事情,該知道的人,大多知道了。
託“華陽洞天主人”所校《西遊記》的福,墨龍軒對西遊世界的瞭解,也算是少有人及。而書中種種跡象也表明,西天取經是早就定下的計劃,至於是誰定下的,嘿嘿,那就不好說了。
至少可以確定的是,安天大會結束後,如來回到靈山,直接召開了盂蘭盆會,廣召釋教眾人,齊聚一堂開會,並在會中定下了向南瞻部洲傳教的大計,之後,更是派遣觀世音菩薩下凡尋找取經人,徑至長安,尋找金蟬子十世轉生。
由此可見,丹元蟠桃安天大會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因為此後,釋教開始安排金蟬子轉世,正式執行“西遊計劃”了。
“呵呵,大道指引,上天使命,這些話……”太上老君微微發笑,嘴角流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嘲諷之意,“說到底,這不過是道天的安排,看我道門勢大,要重排三界秩序,重定天地乾坤罷了。”
墨龍軒敏銳地察覺到了太上老君心中的不滿之意,他也大體也可以理解老君為何如此。
要知道,經書取來幹嗎用?那當然是用來傳教了!因此,這“西遊”一事,名曰取經,實為傳教。而釋教要想在南瞻部洲傳教,勢必要直接與道門對抗。
而道教和佛教誰強誰弱,其實已經不需要辨明瞭,因為在墨龍軒那個時代,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佛教在民間的影響力均已超過本土道教。
這唐玄奘可是與鳩摩羅什、真諦、不空齊名的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師之一!若不是這些大和尚嘔心瀝血,前赴後繼,佛教焉能在中國蓋過道教?
釋教大興,力壓道門,實乃大勢所趨,非人力所能改變。因此,墨龍軒多多少少可以體會太上老君這道門領袖的鬱悶。上頂著道天大勢的壓力,下抗著眾生萬靈的民心,任誰面對著這幾乎必敗的局面,都不會開心地起來。
話說回來,墨龍軒對佛教其實頗有好感,要知道前世墨龍軒家族三代禮佛,墨龍軒耳濡目染之下,比起道教,他對佛教反而更為熟悉。
孫中山先生曾言:“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釋教大興,乃是道天註定的,是大勢所趨,是歷史的車輪。
回想起來,此番穿越到西遊,墨龍軒明明都到了西天靈山腳下了,只要稍有機會,不就入了釋教了?誰會料到,墨龍軒居然被太上老君帶回兜率宮,上了道門這條破船……
墨龍軒本來可以輕輕鬆鬆藉助釋教大興的東風扶搖直上,在西遊世界裡大展拳腳的,卻被綁上道門的戰車,不得不對抗歷史潮流……
真是世事無常,造化弄人吶。
有一個長者說的好,“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歷史的程序。”
這就像一個大學生,明明很用功,很努力,高考卻選擇了一個夕陽專業,之後還不思悔改,畢業後悶頭進了一個夕陽產業,蹉跎了一生。
但你說墨龍軒不想改換門庭嗎?他也想啊,他也知道釋教代表著歷史的發展方向,終有一日要君臨三界,為了長遠發展,咬咬牙剃光頭,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但墨龍軒看似有選擇陣營的自由,其實根本沒有,因為他的社會關係幾乎全部建立在兜率宮的基礎上,幾乎沒有脫離的可能。
季笙、青牛、阿福還有相殊,墨龍軒認識的人幾乎全在兜率宮,這些社會關係就像一張網,既支援著他,又束縛著他,使他根本無法脫離這個社會環境。試想一下,你可以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獨自生存嗎?
不問可知,要在陌生環境生存是極度困難的。上外地就學,有和你已經奠定關係的學校作為社會環境;到外地打工,則多有親朋好友相助幫扶;即便是孤身一人在外,至少都是中國人,都懂普通話,有著大致相同的文化社會背景。
正因為這既定的社會關係,逼著墨龍軒只能硬著頭皮,上了道門這條賊船,去對抗釋教這個“歷史潮流”了。
等等,去月宮貌似是個脫離的機會?!
墨龍軒正胡思亂想之間,太上老君又道:“你可知為什麼是五方揭諦看守著潑猴?”
喜歡西遊之至尊妖龍請大家收藏:()西遊之至尊妖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