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糜竺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十餘日後,一臉風塵的糜竺趕到豫章大營,他匆匆梳洗整理了下儀表,就前來拜見韓信。
“子仲快坐,一路辛苦了。”大帳內,韓信伸手一引,叫人泡上茶水,招待糜竺。
“臣不辛苦,不知陛下此次叫臣前來,有何要事吩咐。”糜竺接過茶水,道謝一聲,問起正事。
“子仲一路上應該耳聞軍屬隨兵定居的事了吧。”韓通道。
“臣略有所聞。”
糜竺點點頭,如今各方都在傳大乾軍方的這個命令,人人都說陛下仁慈,使得後方想要參軍的人陡增,他一路走來,又怎會沒有聽聞呢。
“秦末大地立有九道神門,今後不管是戰時還是戰後,此世界應都是我等長居之處,所以,朕想在豫章設立第一處行宮,此事就由你負責了。”韓通道。
“是,陛下,臣一定辦妥這件事。”糜竺躬身一禮道。
“朕還以為你要勸說朕不要勞師動眾,大建土木呢?”韓信笑道。
“陛下,如今大乾銀行存款眾多,陛下大建土木正好用來拉動消費,錢幣流動才能促使經濟繁榮,民富才能國強嘛。”糜竺笑道。
“好好好,子仲果然有大才。”
韓信撫掌笑道,他想不到糜竺這個古代商人經過十多年的歷練,說出瞭如此具備商學理念的話。
“一切皆賴陛下栽培。”糜竺謙虛道。
議定之後,糜竺就忙碌起來,他先是召集工部大臣商議宮殿建設的問題,做出圖紙後,就開始召集人手。
這期間,各地前線的軍屬也前來定居,豫章郡開始了大興土木,工人優先在前來定居計程車卒家屬中選擇。
大乾一方百姓從神門中出,其中大部分為軍屬,不過隨著軍屬定居,一些有商業頭腦的人也開始前來。
就這樣,各地逐漸形成一個個繁榮的定居點,對比六國尤其是大明一方的人跡寥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一年時間過去,由於不缺少人力資源,豫章的大乾行宮也正式完工,因為地處南方,豫章的行宮主要以江南建築為主。
行宮內小橋流水,鮮花綠樹,亭臺樓閣無不呈現出煙雨江南的味道。
行宮完成後,韓信把西施、貂蟬等人接了過來。
時間一天天過去,在南方沒有戰事的時候,韓信大都時間在行宮中陪著眾女,這一年西施和阿青相繼懷孕。
貂蟬和蔡琰也在西施的撮合下,和韓信結成了連理,這一年大乾有了四位娘娘。
距離南方開戰的第三年,長沙城外的斜坡已經完工一半,如今已經完成的部分,高約幾十丈,寬有五十米,長度更是接近兩百米,這還是不算那長上幾倍的緩坡。
這一年西施和阿青分別給韓信誕下了一子一女,貂蟬和蔡琰也相繼懷孕。
這一年,周瑜順利出師,韓信派他前往青州,讓周瑜在孫武旁邊,正式和大唐一方的人馬開始交戰,在實戰中成長。
這一年,孫策、馬超、黃敘、關平等二代人才開始長大出師,這些人也被韓信派往北方,讓他們各自在區域性戰場歷練。
這一年諸葛亮、龐統等後方人才相繼長大,韓信開始把這些人分派在郭嘉等人下面學習成長。
看著情報上說法正、周瑜、徐庶、馬超、孫策、魏延、諸葛亮等人一個個都表現出色,韓信頗為欣慰。
隨著七國開戰,秦末大地彷彿又進入了戰國七雄的時代,各國君主不停施展著各自的戰略政治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