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仲尼先生。”
從拱門出來後,韓信就看見不遠處,一株高大的杏樹底下,幾十號人圍繞著一個身材高大的老者而坐。
他當即朝著老者走去,在距老者五步開外的時候,韓信就躬身行了一禮。
這一禮,他不為孔子創下的儒家學說,只為孔子教書育人的偉大情操。
“子淵,這是?”
韓信等人的出現,讓孔子等人一楞,見自己最喜歡的弟子顏回也在眾人中央,孔子連出聲問道。
“這,這……”
顏回一陣為難,他不知道怎麼介紹韓信等人,難道說對方在外面說老師的好話,我就把他們帶進來了,如今在此的都是同門師兄弟,這讓顏回怎麼都無法說出自誇的話。
“還是我自己來吧,小子韓信,拜見仲尼先生。”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教師之風,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今次小子特地帶家人前來拜會先生。”
韓信見顏回吞吞吐吐的樣子,就知道他在想什麼,於是他自己笑著拱手道。
話畢,身後的典韋等人也是抱拳道:“見過孔聖人。”
“不敢當,孔丘何德何能當得聖人之稱,諸位小友快請坐。”
孔子撫著長鬚欣然道,他為自己的成就被人認可感到高興,周圍其餘人等也露出了笑容。
“小友風采絕倫,想必出生不凡,我等正在研討德治之論,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小友不妨在此聽聽。”孔子道。
“如此,打攪諸位了。”韓信點點頭道。
“夫孝,德之本也,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見眾人端坐,孔子開始了他的講課。
“夫子,請恕小子無法苟同夫子的言論。”
韓信凝神傾聽,孔子的德治從孝道說起,還以‘夫孝,德之本也’點題,可是他聽了一會,實在忍不住打斷了孔子的話。
韓信暗道:這儒家的思想確實詭異,比如父親有錯,做兒子的去舉報,儒家認為應該處罰兒子:竟然舉報你老爹,你不孝啊!
魯國有人去打仗,總是逃跑,問他何故,說是家有老父,怕死了沒人照顧,儒家認為應值得獎勵:孝順的人應當做官才對啊!
這種不分是非的孝在韓信聽來,已經不是簡單的愚孝能形容了,這就是那些貪生怕死的人在藉著儒家的孝,躲避戰事。
哦,難道其他勇敢作戰的人家裡沒爹沒孃不成,這些逃跑的人不懲罰不說,還要獎勵當官,如果真這樣,那天下才徹底大亂了。
面對孔子和眾多孔門弟子的目光,韓信施施然說出了他的想法,而孔子和在座的孔門弟子也沒有因為韓信反駁了他們的學說就暴跳如雷。
反而不管是孔子還是眾多弟子都陷入了沉思,這一點讓韓信很滿意,犯錯不可怕,尤其是這個時代各種學說還未建立完善的時候,怎麼可能沒有錯誤的論斷呢。
就怕的是,當家人明知道自己言論有錯,還因為固執或為了面子不肯糾正。
“那不知道小友如何看待德、孝之說?”孔子道。
“百善孝為先,授人以德,仲尼先生的這些觀點我是認可的。”韓通道,“不過世人做事當內以德,外以法約束,如此才可減少紛爭。”
“法?”孔子和眾人面露疑惑。
“不錯,正是律法,治上者告訴百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不可以做的事做了就要受罰。”
“如此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再輔以德論,當天下大治。”韓通道。
“小友學的是管仲之學?”孔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