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怎麼說?”韓通道。
“臣覺得先伐遼,最後等大局已定時,再遣一上將收取大理即可?”賈詡道。
“陛下,我也是這樣想的。”郭嘉點頭道。
其實韓信自己也這樣考慮過,見兩人都這麼說,他道:“說說理由。”
“臣以人心推測,縱觀大理立國百多年,其國並無狼性,每代國主都在守成,因此早打晚打併無區別。”
“反觀遼國,其國佔據燕雲十六州多年,宋人期待收回國土的心願已久,大乾如能伐遼,民心在我,其二,如今遼國上下入中原多年,上層被中原繁華腐蝕殆盡,且其北方時時面對新崛起的金國攻伐,天時在我。”
“依臣推測,就算我大乾不打遼國,其在金國攻伐之下,也堅持不了幾年,臣斗膽估算,十年之內,如遼國再無能人出現挽天傾,其必遭滅國之災。”
“如此天時、人和俱在,大乾一出兵,當勢如破竹,不過,臣唯一顧慮的是,遼國一滅,我大乾就將和更加強大的金國毗鄰。”
聽完賈詡的訴說,韓信不得不佩服他的厲害,按原來的歷史走勢,北宋和金國聯合攻遼,五年後,遼國就滅國了。
而北宋和遼國的交戰還基本上是輸多勝少,才導致了金國看不起宋朝,引發後來的靖康之恥。
賈詡現在就可看出,哪怕沒有外力的介入,遼國也撐不過幾年。
旁邊,郭嘉也點頭道:“陛下,我也同意先打遼國,你是沒看見啊,這遼國明明日薄西山了,過來的使臣竟然還叫囂著,要我們代替原來的大宋給他們進貢。”
“進貢?這遼國的腦袋是被驢踢了嗎?”韓信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事,哭笑不得道,“好吧,真是天作孽尤可活,自做孽不可活啊,等這次回去,朕就給他個好看。”
說罷,韓信又看向賈詡道:“文和說大金更勝遼國,這點朕贊同,不過王霸之路從來是舉世皆敵,該碰撞的時候還是要碰撞的,我大乾又豈會害怕他人。”
看著韓信意氣風發的樣子,賈詡拱手道:“陛下言之有理,是應該別人害怕我們才是。”
“哈哈。”說完,車廂裡的眾人相視而笑。
一路走來,車隊走了兩天。
這一路上,韓信不時看到有官府人員帶著官吏在野外丈量土地,也有一些老弱病殘在官府組織的馬車上,往山東而去。
在第三天早上,車隊終於到了湯陰縣城。
進入縣城後,眾人直接到客棧包了處庭院,什麼都不說,扔下一塊金子,讓老闆放水洗澡,準備酒菜。
那客棧的掌櫃一見來了豪客,頓時鞍前馬後地伺候起來。
喜歡冒牌韓信請大家收藏:()冒牌韓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