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韓信一聲令下,南下的眾人和方臘等人開始了分工合作。
當天會議結束,方臘就命方七佛帶領峽谷中的青壯,前去杭州灣船上搬運來兵甲、糧草。
清空船艙的甘寧馬不停蹄地地行船北上,往山東港口出發。
另一邊,方臘、王寅等人帶著張遼、趙雲、關羽等人開始了招募青壯的行程。
看著方臘等不避諱,帶著關羽等人一起去招募青壯,韓信滿意地點點頭,暗道這些人還算聰明。
這個時候的北宋,因宋徽宗喜好花石竹木,是以,官府在江南設立了“蘇杭應豐局”。
官府大臣派眾爪牙到東南各地,搜刮民間花石竹木和奇珍異寶,用大船運向汴京,每十船組成一綱,時稱“花石綱”。
浙江清溪縣多產竹木漆,是應奉局重點酷取之地,因而深受剝削壓迫之苦,農民無法求生。
加上今年的天氣有點反常,自五月開始,就沒了雨水,百姓們都在擔心著。
韓信記得史書上就記載著今年南方大旱,曬得東南地區地裂葉枯,遍地焦黃,稻穀顆粒不收,百姓用樹皮草根還填不飽肚子,官府卻連連上門討稅,把百姓從山地裡收起來的幾顆雜糧,也蒐括得乾淨。
百姓的肚皮餓得精癟,可糧食卻一車一車把縣裡的糧庫裝滿滿。
方臘起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的。
雖然如今七月未到,不過因官府多年的欺壓,清溪縣乃至周邊地區,難民也是多路牛毛。
眾人招募青壯的活動進行地很順利,至五月底,就招募到了三萬人馬。
這個時候,雖然峽谷營地還可以塞下人口,不過再多就會漏陷,被外界官府察覺到,如今三萬多人齊聚未被察覺,還是郭嘉、賈詡收買手段起了效用。
這種情況下,韓信大手一揮停止了招募,表示兵貴精,不貴多,雜兵等起義發動的時候多的是。
招募活動結束後,眾人開始了訓練。
隨著採買的船隻增多,甘寧又連續不停地往返海上運送兵甲、糧草,至六月中旬,峽谷裡的大半人馬裝備起了兵刀戰鎧。
這一天,韓信帶著周瑜在峽谷山坡上觀看谷中青壯操練,身後典韋緊隨護衛,十步開外,更是有精銳近衛拱衛。
這些近衛軍都是三國位面跟隨了幾年的精銳士卒,身家青白,忠心耿耿。
韓信負手而立,朝山谷底下看去,三萬人馬分成一個個方陣,有長槍方陣,刀盾方陣,弓箭方陣等等。
有的方陣已經裝備了兵器、鎧甲,有的方陣還在用木製長槍、長刀等代替,所有人都在炎熱的太陽底下,沉默地訓練。
山谷中只有偶爾響起的鳥鳴聲和隊伍前面將領的訓斥聲。
青壯們忍受著太陽的烤曬,訓練的嚴苛,哪怕是每天被操練地疲憊不堪,他們也甘之如飴,因為在這裡他們不用餓死,可以用提前領到的糧餉給家裡老小一口吃的。
一絲不苟的訓練辛苦,讓他們最期待的是一天三頓的飯食,足夠管飽的饅頭,隨意享用的魚乾湯,每隔兩天品嚐的葷腥都是讓他們欣喜的。
他們不管以後怎麼用,只想活下去,自己家人好好活著。
六月的天,太陽實在太毒,韓信只在大太陽底下站了一會,就忍受不住,暗想著要讓人多準備防暑的藥物,然後他就帶著周瑜等人來到樹下納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