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人心思利,一旦陛下所說的銀行貸款開放,和荊襄經濟特區的成立,勢必讓那些商戶獲利頗豐,如此從者必多,雖然起活銀行,可也會造成民間耕田者日少。”
“且物以稀為貴,商品多了,買者數量不變,這後果……”賈詡雖然不懂商業規則,可是他按著人心的走向,在心中估算了下形勢,說出了心中的擔憂。
“是啊,陛下,文和說的有道理,農戶都去經商了,何人來種糧草。”其他人也紛紛贊同道。
韓信淡淡一笑道:“你等應該知道如今大乾的商稅在逐級上升,隨著荊襄經濟特區的開放,商稅必定會迎來大爆炸。”
“像文和說的外人眼紅商人獲利,自身想參與經商這種現象,勢必會發生,不過無需擔心,等商稅增多後,王朝就市取消農稅,這樣一來,農戶見耕田有利,自然會更加賣力地開墾荒田。”
“自古十什一就是聖人讚歎的仁政,朕要在我大乾取消一切苛捐雜稅,如此迴圈往復,大乾將越變越強。”
雖然郭嘉、賈詡等人看不到銀行和經濟特區成立所帶來的未來變化,不過見韓信這樣說,也只能道:“陛下仁慈。”
畢竟很多事情已經證明了韓信比他們看的遠。
見眾人還面帶憂慮,韓通道:“放心,文和擔心的貨物多了,大乾這邊賣不出去,你們要想外面還有很多的世界啊,朕之所以把經濟特區建在神門不遠的荊襄,就是讓這些商戶把商品往外傾銷的。”
商品傾銷,知道資本怎麼擴充套件的韓信,當然知道它的威力,如此一來,他的大乾將越打越富,其他國家將越打越窮,不知不覺中就會拉開兩國國力。
日升月落,時間很快過去。
第二天,皇宮花園裡,除了昨日的原班人馬,又加入了各部尚書。
大家今日聚集在此,就是批閱科舉試卷的。
這一次,各部都出了兩道題。
農業部:
一:隨便畫了個不規則的橢圓,讓人儘可能地測量出田畝數量。
二:寫出一種糧食或牲畜的生長規律。
戶部:
一:給你一千兩,變成兩千兩方法不限)
二:如何平衡暴利和稅收
兵部:
一:給你一萬人馬,如何走出五百里寫明需多少糧草,如何安營紮寨,幾日到達。)
二:十國爭霸,如何脫穎而出他親自出題)
刑部:
一:兩人中一人罪犯,一人清白,給出若干證據,判案。
二:鄰間丟了耕牛,三戶人家有嫌疑,給出若干證據,找出誰偷盜耕牛。
禮部,吏部
……
“伯楷,朕聽說這次書院裡的學子都參與了科考,不知可有其事。”韓信問道。
蔡邕道:“陛下,確有其事,如今陛下的師徒說已傳遍京師,這些小子為了讓名師尋上門來,可是相當踴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