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早飯,韓信先是讓人去驛站傳喚西涼眾人,然後在皇宮書房裡,一一和眾人見了面。
他第一個召見的就是董卓死後,還能稍稍束縛西涼人的軍師李儒。
韓信佈置的書房,貼著牆壁靠立著全是書架,書架上沒有竹簡,全是一側側白紙訂製的書冊,書冊裡記載著各種檔案。
書架上除了書冊,最多的是地圖。
書房裡還有一張紅木桌子和幾張靠椅,桌子是韓信辦公用的,靠椅是給官員們用的。
除此之外,書房裡還有一副紫檀木打造的沙發,沙發上披著厚厚的皮草,被沙發半圍著還有一個茶几。
此刻,韓信和李儒坐在沙發上,分座茶几兩面。
韓信親手燒好開水,泡好茶,整個過程中,兩人都一言不發。
看著嫋嫋升起的水汽,韓信伸手示意道:“朕與先生神交已久,先生試試我大乾的炒茶,請。”
“陛下請。”
李儒神態從容地端起茶盞,放在鼻尖微微一嗅,接著微微一抿茶水,最後一飲而盡。
“清香宜人,入口先苦後甜,飲後唇齒留香,好茶。”
“好一個先苦後甜。”韓信先把李儒的茶盞重新添滿,然後舉起身前的茶盞道,“先生為天下蒼生棄暗投明,韓信敬先生,請。”
“陛下言重了。”李儒也舉著茶盞和韓信遙空致敬,飲後,他道,“只望陛下莫忘了當日之約。”
“先生放心,朕之大乾不是一家一戶之大乾,世家,寒門,百姓,在朕之眼中都將一視同仁,朕願這天下子民人人如龍。”韓信一臉正色地道。
聽了韓信的保證,李儒起身跪倒:“如此,陛下請受李儒一拜,小臣願已殘生為陛下大業略進綿薄之力。”
韓信忙上前扶起李儒道:“能得先生之助,是朕之大幸,是大乾之幸,朕必不負先生之望。”
兩人互贊半晌,重新坐下,韓通道:“朕有意組建一監察部,職責是監察天下官員貪汙腐敗,欺壓百姓的現象,不知先生可願受此職位。”
“願意為陛下分憂。”李儒起身躬身道。
見李儒受了職,韓信又嚴肅地道:“不過為防天長日久,監察部驕縱成型,朕先聲名,汝之監察部只有監察之權,無捉捕之權。”
這是韓信不想讓李儒的監察部發展成明朝的錦衣衛,如果既有監察又有捉捕的權利,那勢必會讓監察部的人成為知法犯法的人。
“如此甚好,即使陛下不提,臣也想提醒陛下。”李儒道。
談話到最後,李儒特意說起劉備死當晚的兩個死士已經自刎,對此韓信讓李儒暗中關照兩人的家庭。
就這樣,這個世界上,除了韓信,李儒,典韋,再也無人知道,親手死在董卓手裡的劉備,竟然是被李儒設計的。
起身離去的時候,李儒突然道:“陛下,臣這次來還想給陛下舉薦一人,此人之才勝小人十倍,陛下如能得此人相助,必如虎添翼。”
韓信心中微微一動,能讓李儒推薦的人,莫非是他。
“先生不妨說來,世有大才,朕當親往請之。”
李儒搖搖頭道:“倒不至於讓陛下親自去請,此人已被臣帶來皇宮,只是此人現下名聲不顯,且其最擅藏拙,陛下需用些時日方能看清此人才能。”
“哦?不知何人當得先生如此評價。”韓信問道。
“賈詡,賈文和。”李儒道。
毒士——賈詡。
果然是他。
正在偏廳等待的西涼眾人,心中默默猜測誰將是大乾陛下第二個召見的人。
畢竟召見的順序很可能會映照自身今後在大乾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