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抬頭看了老頭一眼道:“讓他過來。”
等老頭來到眾人面前,身旁主簿開口道:“這是我們刺史張大人。”
老頭連忙跪倒,誠惶誠恐地行禮道:“小,小老兒不知刺史大人前來,有失遠迎,萬望恕罪。”
“里正請起,我大乾不興這套,你起身,我有事相詢。”張昭道。
“是是,大人有何事,小老兒定知無不言。”老人起來還是不停彎腰拱手。
張昭見狀不再理會,他雙手揹負身後,看向田地道:“本村有多少丁戶,多少田地?”
“回大人話。”老人恭敬道,“楊柳村共三百戶,千餘人,五千畝地。”
“何日開始播種,何日開始插秧。”張昭繼續問道。
“上月中旬播種,今日初插秧,預計兩日內完成插秧。”里正回的很快,顯然對於這些問題了熟於心。
“村中可有耕牛?”
“分得五頭耕牛。”
“可用曲轅犁翻地否。”
“以按農牧站指導,用曲轅犁翻地。”
張昭點點頭,然後看向隊伍中,一個滿臉粗糙的官員。
那官員見狀,出來道:“里正按律按規執行春耕,特賜農牧站新孵化小雞小鴨三千對,等下里正讓人過來領取,每戶可得雞鴨各十對。”
里正還在奇怪農牧站怎麼像老母雞一樣會孵化小雞小鴨了,那粗糙官員繼續道:“爾等好生飼養家禽,一可改善往日膳食,二可販賣給行商獲取金銀,貼補家用。”
“下次牧站來抽查,如飼養良好,可優先發給蘑菇種子,教導各家怎麼種蘑菇。”
種蘑菇,山裡的野蘑菇也可以自己種的嗎?
里正聽得一頭霧水,連張昭等人也暗自嘀咕。
又見那粗糙官員一臉崇敬地拱手向北道:“飼料養豬,土炕孵蛋,室內種菇,一切賴陛下神佑。”
“陛下神佑。”
在場眾人,紛紛跟著拱手向北。
說起這些,在場的大乾官員又有說不完的話。
“聽說,給野牛穿牛鼻也是陛下當初隨口提議的。”
“不錯,曲轅犁也是陛下讓工匠發明的。”
“田間水車也是陛下提出指導改良的,如今這水能夠排放到很遠地方。”
“諸位可不要忘了,我等如今書寫的白紙,也是陛下命科學院改良得來的。”
“陛下真乃奇才。”
“此乃我大乾之福,天下之福,百姓之福。”
“陛下天生聖人,為帥則兵書戰策,蘊藏胸腑;為君則治國安民之策,信手拈來。”
“天不生陛下,萬古如長夜啊……”
就這樣,一路下來,見識了家家戶戶有田耕,有衣穿,屯田之所,紀律嚴明,子民精神氣足,每個人的讚歎聲不絕於耳。
虎牢關這邊,韓信見陰雨天,眾人無事,就召集眾人,商討教材的事情。
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還是從娃娃抓起才好,能早一日,鋪開教育的攤子,大乾就早一日能收穫果實。
喜歡冒牌韓信請大家收藏:()冒牌韓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