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是大乾軍中一個普通刀盾手。
他原是青州人,早年父母雙亡,去年北方大旱,一家人活不下去,他帶著幾個弟弟妹妹,隨著流民一路南下討生活。
仗著身高馬大,有幾分武力,他保護著年幼的弟弟妹妹艱難地逃到了徐州。
可是,這世道哪怕到了徐州,也是無力養活一家人,正在他絕望的時候,大乾打下了徐州。
大乾遷移流民南下,因為提供口糧,他們一家人也加入了其中,一路上,王三對大乾瞭解了很多。
對於他們這些飯都沒的吃的人,才不管頂上的皇帝是誰,得知大乾軍中待遇好,不僅自己有的吃住,得到的口糧還能夠養活弟弟妹妹。
就這樣,他忍痛和幾個弟弟妹妹分開,好在聽說大乾很快就會置辦官學,能讓年幼的兒童入學,而軍中士卒家屬能夠優先得到安排。
加入大乾軍隊,他因為人高馬大,臂力不弱,成了一個刀盾手,接下來幾次軍中較技,他因為武力比別人過一等,被提拔為伍長。
再往上提升,就需要立下軍功,當然,如果篤定自身武力能夠力壓群雄,也是能夠得到陛下破格提升的。
如飛羽弓騎大將黃忠等人,就是得陛下提升一步登天。
只是王三知道自己的斤兩,他只是佔了地域便利,天生長得高壯一點而已,而軍中很多入伍早的人,哪怕比他瘦弱,比他矮小,都訓練地能夠一個打他幾個。
就像他剛入伍時,就被頂頭上司,一個瘦弱的年輕人輕鬆擊敗,至那以後他就加倍訓練。
因為陛下說過,要想戰時少流血,就要平時多流汗,怕死的人,珍惜生命的人,有守護之心的人,才能比別人更勇敢,更會用腦學習每次戰場經驗。
他怕死嗎?他自認為是個男子漢,不怕死,可是他死了怎麼辦,就再也見不到弟弟妹妹了。
這也許就是陛下所說的守護之心了。
自那以後,王三訓練地更加刻苦,也懂得了思考,然後他被提拔了,接著去了神門接受洗禮。
回來的時候,他一路上都是懵懵的,得知弟弟妹妹也肯定享受了洗禮,這樣小妹的哮喘肯定好了,弟弟也不再虛弱了。
王三變得鬥志高昂,這時他突然明白,為何軍中夥伴,一個個拼命訓練,日日叫著要上陣殺敵賺功勞。
他們跟著皇帝陛下的大軍來虎牢關已經好幾日,可還是沒有戰上一場,王三不像其他人那麼著急,急著想打仗。
他總是默默訓練,做好準備,有戰爭他就上,沒戰爭,他就練。
今天,陛下讓人拆了營寨,直接把軍隊往虎牢關方向遷移,王三明白戰爭很快就會到來。
果然,等他們趕到的時候,軍司馬就過來告訴他們,吃了中飯後,就要兵發虎牢關。
而這一次,很可能要輪到他們所有人出戰了。
王三把碗裡最後一粒飯舔乾淨,然後把鹹魚干連頭帶骨地嚥下去,最後他還喝了整整三碗野菜湯。
哪怕這樣,他還是隻吃了個半飽,可是王三從來沒有和別人說起過自己沒有吃飽。
他從小就肚大,吃的多,可以說二十多年來,沒有吃飽過一天,軍中的伙食已經比他以前吃的不知道好了多少。
所以他很珍惜現在的日子,從不抱怨什麼。
吃完飯,王三和隊伍中的人坐在緩坡上休息,默默擦拭著朴刀和盾牌。
隨著號角聲響起,王三等人迅速起身,他朝著南方的天邊看了一眼,默默道:“我一定會活著回來的。”
王三把盾牌往背上一掛,高舉朴刀喝到:“出發。”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