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正所謂文無第一,有了戲志才,郭嘉和荀攸的珠玉在前,不想在起點就落後的其他謀士也紛紛發表意見。
其中就有如今還年少的陳登,他見郭嘉這個小孩子都能發出讓人佩服的聲音,當下不服氣地起身道:“陛下,既然荀軍師分析了大勢,小子斗膽來補充幾點細節。”
韓信見是陳登,這個歷史上雖然沒有郭嘉,諸葛亮有名的謀士,也算是厲害了,呂布的敗亡有他的謀算,而被曹操封為廣陵太守後,也多次打退了孫權的進攻。
當下,韓信和顏悅色地道:“元龍無需多慮,有何見解不妨說來,今日就是讓你等暢所欲言的。”
“是,陛下。”陳登淡淡一笑,頗有文雅氣質,“剛才荀軍師已經說了我大乾所面對的形勢,那小子再來說說大漢面對的形勢,大漢如今雖說佔據西涼,幷州,幽州,袞州,冀州,青州和司隸。”
“不過西涼如今有韓遂、北宮伯玉造反,兵鋒直指長安;幷州有草原異族;幽州有張舉、張純造反;冀州、青州、袞州都有張角的黃巾作亂,除了司隸一地,可以說我方佔據了天時,擋在我大乾面前的是天下雄關虎牢,可以說大漢佔據了地利。”
“兵法有云,未算勝先算敗,如果我大乾和大漢的這場戰爭出現曠日持久的相持場面,那麼人和就是關鍵了,而恰恰南方地廣人稀,這是我們的劣勢,好在北方如今全面烽火,流民大都在往南遷移。”
“小臣建議,在徐州泰山派遣大將駐守的同時,讓人聯絡青州、袞州的黃巾,讓他們行個方便,放開道路讓流民南下,黃巾沒了老弱的拖累,而大乾多了諸多人口,實則是雙贏局面。”
陳登說完,一臉期待地看著韓信。
韓信看著好玩,這個時候還年輕的陳登沒有日後的城府,不過讓韓信欣慰的是,對方已經有了一方謀士的風采。
當下韓信開口問道:“那元龍認為該派何人駐守泰山,抵禦可能來自北面的進攻,另外,該派何人去主持遷移流民的工作?”
陳登連忙回道:“陛下,該派遣哪位大將前去,微臣不敢妄言,陛下自有主張,至於派誰出面安頓流民,微臣就毛遂自薦了,微臣願意領此任務。”
陳登說完,不僅韓信哈哈大笑起來,其他人也大都露出了笑意,坐在陳登上首的老父親陳珪連忙起身道:“陛下,請恕小兒無狀,不知天高地厚。”
“陳老此言差矣,有志不在年高,古有甘羅十二歲拜相,年輕可不等於沒本事。”郭嘉微微一撇嘴,反駁道。
“對,陳老,有志不在年高,你看堂上諸人,大都未過而立,可是朕相信諸位只是缺少了施展才華的舞臺,我看元龍就才華橫溢。”
韓信停頓了一下,下令道:“這樣吧,宣高就是泰山本地人,朕就暫命你為軍中校尉,率三萬人馬駐守泰山,防備自北上來的攻擊。”
“陳珪為徐州刺史,總理徐州政務,陳登為泰山郡太守,泰山地處前線,你二人不僅要負責遷移泰山百姓南下,更加重要的是接引他州流民南下。”
“是陛下。”臧霸,陳珪,陳登連跨步走向中央,肅然接令。
臧霸更是想不到他一個初到之人,竟然能夠直接統治三萬人馬,當下是既感動,又壓力山大,緊握著拳頭,暗暗發誓自己要做好這份差事。
陳登也是滿臉興奮,在心中對自己說:一定要藉此機會,讓陛下刮目相看。
大乾子民做任何事都能有貢獻值收入,而以後能夠享受其他傳送門的效果,必須貢獻值達標,想要得到更多的貢獻值自然是身居高位,做的貢獻越多才能得到。
徐州北面有人駐守了,主戰場虎牢關有自己親自出馬,交州像荀攸說的可以暫時不理會,韓信在心中算計了一下兵力,覺得還可以分兵派人去奪取益州。
就像荀攸說的那樣,當前奪取省力,以後奪取困難,韓信卻是不知道,正是這會兒歪打正著的命令,讓大漢提前實施的州牧制度廢了一半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