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幷州丁原,只是丁建陽南下,南匈奴怕是會趁機擾邊。”
“區區邊民有何道哉,朕之江山寧予外人,不予家奴。”不等何進說完,劉宏就咬牙對身旁內侍道,“速速下旨召丁原南下。”
頓了頓,劉宏歇斯底里地道:“再下令給盧植,董卓,一月之內再不能掃滅黃巾,讓他們提頭來見。”
“是是,陛下。”內侍太監分明被劉宏的表情嚇住了,應完聲,連滾帶爬地跑了出去。
“呼呼。”劉宏又喘息了幾聲道,“宗親劉焉上書請旨,讓朕重起州牧制度,大將軍以為如何?”
“一切謹遵陛下之意。”今日,何進是不敢反駁劉宏的任何建議了。
“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離叛。宜改置牧伯,選清名重臣以居其任。”
“底下的人全是飯桶,致朕之江山處處烽煙,好,就依劉焉之意,改刺史為州牧。”劉宏恨恨地道。
韓信不知道,因為他屯兵虎牢關之舉給大漢朝帶去了多大壓力,導致漢靈帝不管不顧,就召集邊疆的丁原進京。
他馬上就要對上,這個時代武力最強的呂布——大奉先了。
這個時候,還不清楚這些的韓信正帶人在徐,豫兩地尋找人才。
豫州,潁川。
韓信把第一站放在了潁川學院,這裡有他渴望已久的王佐之才,和鬼才郭嘉以及其他諸多人才。
這天清早,涼風習習,道路兩旁青草豐茂,不知不覺中春天來臨了。
因為學院坐落在城郊,韓信和戲志才坐著馬車趕路,車外是典韋和護衛的上百近衛軍跟隨。
馬車內,韓信和戲志才相對而坐,韓信略帶緊張地問道:“志才,你也是從潁川學院出來的,學院內有諸多朕渴求的人才,你覺得朕此趟拜訪,收穫將如何。”
“陛下,大漢朝四大家族,汝南袁氏,弘農楊氏,潁川荀氏,潁川陳氏,潁川一地就佔了兩家,潁川學院,它本就是豪門荀氏的一座別莊,書院成立後荀氏捐出來做學堂。”
“微臣區區一介寒門,得庇於祖上恩情,能入院就學,當初在書院裡也是一心苦讀聖賢書,和院中世家子弟少有來往,臣擔心此次陛下將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戲志才的表情略帶凝重,所謂主辱臣死,如果韓信此趟過去遭受冷遇,他們所有人的臉面都不會好看。
“不會吧?”韓信聽了戲志才的話,心瞬間涼了起來,他可不是那種喜歡用熱臉貼別人冷屁股的人,戲志才說的這兩大世家,韓信都有一點了解。
潁川荀氏,就是王佐之才荀彧和曹魏謀主荀攸出生的家族。
“汝潁多奇士”,荀氏則是潁川眾多士族的代表之一,史冊上記載的人物就有一百多人。
而潁川陳氏,有陳寔,陳紀,陳泰等在《後漢書》,《三國志》中列有專傳,在三國時期,更是有一個很出名的人——陳群,承上啟下的九品中正制這樣的選才制度,就是陳群發明的。
喜歡冒牌韓信請大家收藏:()冒牌韓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