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遠遠地如盲人摸象,聽得糊塗,不過想來是沒有危險,剛才他們倒是被驟然響起的慘叫聲給嚇了一跳。
最後,韓信還是忍不住心中好奇,拉過路邊一個老大爺問道:“大爺,你們大夥人在看什麼熱鬧呢。”
老人抬頭看了看韓信一夥人,先是被典韋兇惡的表情給嚇了一跳,然後看看韓信,再看看活潑可愛的黃敘。
猜想沒有危險,才回道:“後生,這是在閹豬呢?上面說了,閹割了的豬肉吃著不臊,到時有人來收,臊不臊,我不知道,反正大爺我這輩子還沒吃過肉哩。”
“老大爺,現在大乾當政,日子一天天會好起來,以後,天天肉吃不停,您要保重身子,多活幾年才是。”
韓信頓了頓,視線飄散,隨意地又問道:“老大爺,你知不知道,閹割雄豬是誰出的主義呢?”
韓信問完,豎起耳邊,心情忐忑地聽取答案。
話說這給豬閹割還是他當初隨口說的,現在的時代還不流行吃豬肉,一來上層人氏嫌棄豬肉下賤,而耕牛珍貴,如非必要也不吃,他們吃的大都是羊肉,二來,沒有閹割過的豬肉,吃著有騷味。
這養豬的知識,韓信記得他是無意中在中央電視臺的致富經中看過,那天對著手下人隨口這麼一說,想不到,手下的人,把他的話當成了金口律令。
糟糕的是,如果這種訊息傳開,底下億萬百姓不記得他韓信做過什麼具體貢獻,等下一說起他來就是:
哦,我們陛下啊,就是那個發明了割豬崽雞雞的陛下,硬是要的,瞧瞧這桌上的肉,都是來自陛下,沒有陛下,我們老百姓,哪吃得起豬肉啊。
好在,老人回道說:“小老漢聽村長說,前段時間,有畜牧站的衙役過來,發的什麼養殖宣傳這樣說的。”
聞言,韓信長舒一口氣。
看完熱鬧,辭別小村莊後,韓信帶著黃敘等人繼續南下,過江夏,經柴桑,這一日,來到了鄱陽湖附近。
浩瀚的鄱陽湖一眼望不到邊,天連水尾水連天,湖面上點綴著幾艘白帆漁船,風中傳遞著船伕和船孃對唱著江南的方言小調。
看著美麗的風景,韓信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感受著空氣中帶有青草芳香的水汽,說道:“大夥就在這歇會腳吧。”
“是,少爺。”眾人下馬,讓馬隨意在湖邊的草地上吃草,恢復氣力。
“好漂亮,典滿一起來玩。”黃敘一個蹦噠,躍下馬背,拉著滿臉不情願的典滿,脫掉小馬靴,就歡快地跑到湖邊戲水。
面對著秀麗的風景,韓信絞盡腦汁,想吟出一首應景的詩詞,想了半天還是沒法原創,至於剽竊,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他是不敢的,怕以後見到詩詞的作者尷尬。
“哎,草包草包,腹中空空啊。”韓信暗自感嘆一句,想像曹操那樣,能文能武是不可能了,這輩子都不可能了。
時至正午,遠方的漁船緩緩駛來,船伕提著魚簍上了岸,也不怕生,朗聲道:“小官人,哪裡人氏,在此將歇。”
韓信微笑道:“小子南陽人氏,出外遊學,大叔可勻幾尾魚來吃。”
“好說,好說,恰是秋魚肥美時節,正可招待小官人,一起去寒舍吃幾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