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
大漢朝天災人禍不斷,造就了無數背井離鄉的流民。
這些流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個個蓬頭垢面,還要擔心被山賊,強盜,軍隊拉壯丁。
李大壯,就是東漢末年,萬千流民中的一個。
他是荊州宛城附近的一個流民。
這一天,李大壯出來找吃的,被一夥搜山計程車兵給逮住了,就在他害怕不已的時候,他被帶著來到一個很大的營地裡。
這裡有很多和他一樣的流民,他跟著人群來到一個施粥的地方,只要說一句,我是大乾子民,就可以領到一碗粥。
粥雖不多,可李大壯覺得這是他一輩子來,吃過最美味的食物。
這些日子,他生吃野菜,樹皮,天曉得他已經多少天,沒吃過米飯了。
雖然很奇怪,為什麼每次領吃的時候,要說一句我是大乾子民,但是李大壯覺得,這樣有吃有喝的日子不錯。
過了幾天,等營地裡流民逐漸變多,快要裝不下時,他和那些流民又被帶著朝南而去,好在一路上同樣有吃的。
這樣走了幾天,他們來到江邊,很快他就看到了,這輩子最神奇的一扇門,那扇門高高聳立在江邊,散發著瑩瑩光輝。
很多流民在圍繞著那扇門,建設城牆,周圍更有一座座軍營。
軍營裡每天有士兵在訓練,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隊士兵出來巡邏。
李大壯原來以為,他和那些流民一樣被抓過來服徭役,建城牆,哪知道不是。
進入正在建設的城牆裡面,他和那些一起來的流民,被召集起來。
然後帶到一處空地上,圍成一圈,很快就有一個人過來,在那邊講話。
那個人說,以後他們不再是大漢子民,而是新朝大乾的子民。
乾,大哉乾元,萬物更新。
作為新朝子民,他們不需要服勞役,不需要被徵收苛捐雜稅。
每個人還會分得五畝地讓種,最後收成取一半就可。
大道理李大壯暫時聽不懂,在這座新營地裡面,李大壯又學會了寫大乾兩個字。
不寫不行,不寫不給飯吃,第一次寫不出來,他可是被整整餓了半天,那滋味不好受。
等到他第三次寫出來的時候,他被髮了個木牌子,木牌子背面的字他認識,是他剛學會的大乾兩個字。
前面的字很小,他就不認得了,寫字的人告訴他,這是他的籍貫。
代表了大乾子民的身份,如果丟失了,要來補辦。
收到木牌子後,李大壯愛不釋手,他用一條麻繩穿起來,圍在脖子上,然後告訴自己,這樣就不會丟了。
第二天,他被帶到那座高高聳立的大門之前,大門前面擺放著兩張桌子,每張桌子前坐著兩個人。
其中一人維持秩序,讓隊伍不亂,另外一人,坐著對照每個人的木牌子。
當李大壯到的時候,這裡已經有很多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