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面,而是相互交錯著無數面。
參悟者,需要自己判斷,從這些圖案中找出規律,進而形成一面完整的,或者只是用殘缺的圖案去參悟。
前者是完善的,後者是殘缺的。
吳小常現在就發現,殘缺的圖案,很難融入進去。
總有一股排斥感,難以完全融入。
至於尋找完整的圖案,進而完善,又是個浩大的工程。
兩個點連成線,都有無數方式。如直線、曲線等等,特別是曲線,角度不同,就是無數條。
而這,還沒包含涉及到空間方面的因素。
僅僅兩個點的連線模式就那麼多,何況是密密麻麻的點和紋路呢。
好在,紋路就是一個參考,依靠紋路而形成,只要別想得太複雜,真要弄出一個完整的圖案,還是可以的。
至於記憶力,只要修為不是特別差,記憶力方面就不是太差。
何況,處在參悟模式中,大腦利用率巨大增幅,記憶力、計算力、理解力等都大幅度提升。
可以說,即便不去參悟,也能夠得到一定的好處。
至少在這樣的狀態下,更容易產生一些靈感。
只不過現在,吳小常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太明白。
畢竟,他對這世界的修煉模式,不是太熟悉啊。
最瞭解的功法,都還是射鵰、神鵰中的。
那些都是他自己設定的,雖然因為天道的關係,已經和這世界的修煉方式接軌,可到底有一點不同的。
至於那些隱秘,更是不太瞭解。
就如現在的石碑,都說要參悟,但要怎麼參悟,才算是參悟啊?
想來,就是利用自己的悟性來參悟了。
可到底怎麼用,是看著石碑,然後產生靈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不理解,或者說,他遲遲無法進入這個狀態。
沒法子,不同文明嘛。
至於他為何那麼快就修煉有成,那也是因為金手指啊。
之前他可是不懂得租武功這類事的,都是直接購買的。
一購買,就直接入門了,省去了大量的時間。
既然開了頭,接下來就簡單了,無非是個積累的過程。
哪怕是開闢識海、凝聚陰神之類的手段,都有相關法門的記錄,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行了。
說到底,無非是積累的另一個模式。
而現在,參悟石碑,就要求他無中生有,這就麻煩了。
到底不像《道德經》的唸誦,當時唸誦其實也沒什麼靈感的,只是後來,想到打坐唸經等前世的傳聞,就用了精神力融入其中。
沒想到,居然還真成了。
但那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和柳詩兒、楊妮、龐迪、唐鴛四女一塊坐著,一起探討,一起嘗試的結果。
後來的夢中證道皮毛,也是直接購買才得到,進而參悟出了道德經的皮毛而已。
不是金手指帶來的好處,就是順帶而成的。
如現在這樣主動,真有些麻煩。
這就類似主動技能需要自主發動,而被動技能則是遭受攻擊就可以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