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銀杏村依山傍水,村民們應該過的衣食無憂才對啊,為什麼會吃不飽穿不暖呢?
“哎呀。”趙依瓊在像其他的事情,沒有注意腳下,不小心就被植物的藤曼絆倒了。
“依依,你怎麼樣?”聽見這邊的叫聲,趙依瑤趕緊跑過來把趙依瓊扶起來。
“二姐,沒事,就是被絆了一下。”趙依瓊順著趙依瑤的力量站起來,拍拍腿上的土,看向絆倒她的植物。
“依依,你看這個幹什麼,這個吃不了,又苦又澀的,就是餵豬都不會吃的。”趙依瑤看到趙依瓊目不轉睛地盯著這一叢叢綠葉子,趕緊給她說。
趙依瓊沒有理會二姐的話,她突然間找到改善他們家現狀的辦法了。
地上的植物是土豆根葉,葉子呈卵形至長圓形,先端尖,基部稍不相等,全緣,兩面都是白色疏絨毛。現在剛好是土豆豐收的季節,新挖的土豆不僅新鮮而且營養豐富。
以前上小學自然課的時候,老師就帶她們去農業基地觀察過這些農作物,再加上在空間裡種了十幾年的地,對這些吃法那簡直是小菜一碟。現在她的任務就是該怎麼樣讓她們都相信自己呢?
“二姐,你相信我嗎?”趙依瓊突然一本正經地問。
“當然相信你了,依依,你是怎麼了?”趙依瑤邊說邊把手附在趙依瓊的額頭上,還以為這丫頭在發燒。
“二姐,這東西能吃,而且還是一種重要的糧食。營養豐富,對人體非常的好。”
“你怎麼知道的?依依,這話可不能亂說,上一次村裡有人吃了這個然後就死了。”營養不營養的趙依瑤不知道,只知道這個東西是不能吃的。
“二姐,你還記得我上一次被水沖走嗎?我本來都以為自己要死了,但是有一個好像觀音菩薩的娘娘救了我,還教會我好多東西。”趙依瓊又開始瞎編了,除了這個理由她也不知道怎麼才能讓這群封建迷信的人相信了。
“真的,話可不能亂說。”趙依瑤左右看了看,發現沒人,長舒了一口氣,後怕地對趙依瓊說。
“二姐,這話怎麼可能作假,我們趕緊回去找人把這些都挖走。”趙依瑤還有點兒不太放心,但趙依瓊已經拉著她的胳膊往村子裡走。
“揹簍,揹簍…………………”聞言,趙依瓊又趕緊把揹簍撿起來。
“依依說的是真的?”趙老爺子可能是剛從學堂裡回來,正坐在堂屋門口編揹簍,莊戶人家這個東西是不能少的。
“嗯,爺爺。”說著趙依瑤又把趙依瓊說的觀世音菩薩救人的話重複了一遍。
“怪不得,怪不得。”趙老爺子連忙說了兩個怪不得,趙依瓊和趙依瑤都有點兒奇怪。
趙老爺子想起依依剛出生的時候,家門口來了一個道士討碗水喝,對著她們說這個女娃兒有一大難,如果挺過去了,以後洪福齊天,造福天下蒼生。說著非要幫她取名字,因為剛剛的“洪福齊天”,大家也就由著他了。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瓊’,美玉也。”說著老道士就往村口走。
家裡人都沉浸在老道士剛才的話中,誰也沒有意識到那個沒有還回來的碗。可是第二天出去下地的時候,在門口就看到那個有缺口的碗。誰也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給孩子取名用了‘瓊’字,只不過覺得寓意挺好,可是上一次的水患讓他們不得不想起這件事,當時村裡人包括大夫都說依依沒救了,可是最後她還是活了過來。
現在說她有觀世音菩薩指教也就沒那麼奇怪了,也許這一切都是天意。
“瑤瑤,出去把你大伯她們叫回來。”趙老爺子放下竹條,抖了抖腿上的碎屑。
連綿幾個月的大雨加上山洪傾瀉兩畝旱田是沒有指望了,就靠著三畝水田過日子了,一大早,家裡的幾個壯勞力就出去下地了。這時候,也快到了吃午飯的時間,趙老爺子乾脆就讓趙依瑤把她們都叫回來。
“爹,怎麼把大家都叫回來了?”因為找到吃的東西比較興奮,趙依瑤也沒有講清楚,就把大家急急忙忙得給叫回來了。
“就是有些事情要和你們說一下。等你們娘和婉婉回來再說。”趙老爺子招招手,讓趙見言過來,“小言,給爺爺看看你今天練的大字。”
大家看到老爺子開始關心兒孫的學習了,也就沒有圍在一起,各自回房間洗漱做飯。
趙家雖然家境貧困,但是兒孫的從小的啟蒙卻從來沒有拉下,趙老爺子就是秀才出身,深知讀書的重要性。只是筆墨紙硯的花費實在是太貴,家裡的孩子也就他教著識幾個字,不至於做個睜眼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