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皮球如同導彈一般轟入球門,如同要將球網撐破時,全世界支援著義大利的球迷們都發出了西斯底裡的歡呼聲,他們嘶聲力竭的吶喊著,不顧一切的發洩著自己內心中的激動之情。那樣的喜悅就像是自己已經贏得了全世界一般,不過這一場的半決賽勝利也的確是激盪人心!
打入這一粒進球的凱尼更是如釋重負,他健壯的身體如同在瞬間就被抽乾了一般,癱軟的跪倒在禁區之中,仰天長嘯!他感覺到了,這樣難以言表,不可名狀的感覺比之前他所經歷的一切更加讓他印象深刻,凱尼清楚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心靈受到昇華的感覺,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洗滌!
接著他便感覺到從身後突然衝上來一名隊友將自己狠狠按倒,接著那名隊友很快便將頭湊了過來不停地輕聲說道:“謝謝你,洛里斯,謝謝你!我們做到了,這真是難以置信!!!”
所有的義大利球員以及工作人員,教練組的成員們都在凱尼將皮球打入球門的瞬間衝入了場內,相互擁抱著瘋狂的慶祝起來,他們沒有任何的心思再去顧及,安慰一旁低頭啜泣的德國球員,這一刻他們只想要分享勝利的喜悅。
正如媒體們在賽後做出的評論那樣,這一場勝利是實至名歸的,是義大利人應該得到的,無論是在常規時間,還是加時賽,亦或者是點球大戰,他們都做的足夠完美。儘管被德國人打入了兩球,在防線上也暴露出了許多的問題,但無論如何他們堅強的走到了最後,尤其是在點球大戰中全隊球員相互鼓勵,高聲歌唱的一幕更是成為了各大體育週刊首頁圖片的不二之選。
而另一邊,儘管德國人已經做的足夠好了,在世界盃開賽之前,世人腦海中盤旋的德國人無非還是比埃爾霍夫,齊格,卡恩等幾個老掉牙的名字,即使是巴拉克也揹負著諸多懷疑的目光。但現在人們終於可以放心的為德國軍團的新人歡呼了,在漢城世界盃體育場與義大利人進行了一輪慘烈廝殺之後,已經沒有人再稱呼這支德國隊為老爺車了。
即便是不久之後他們便回登上返程的航機,可一批橫空出世的新星卻已經很難被人忘記了,許多德國人不再懷疑德國隊能否再次奪得世界盃,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投向了首都柏林,四年之後的柏林。
在賽後媒體的報導中列出了德國國家隊的四大新人,沃勒爾對年輕一代的刻意培養造就了德國隊新老交替大換血的順利完成。在後防線上,梅策爾德已經成為德國人本屆盃賽最大的發現之一,這位21歲的多特蒙德後衛完全秉承了德國後衛的優良傳統,他可以出現在中衛和左邊衛的位置上。
他和俱樂部中的老國腳科勒爾有著諸多的相同之處,健碩高大的體形,巧妙的貼身技巧,令人膽顫的攔截,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都保證了他面對不同型別的前鋒時毫無懼色。最難得的是雖然只有21歲,但他的頭腦異常冷靜,這對於一個後衛是至關重要的。在本屆盃賽的所有比賽中,梅策爾德幾乎都以首發登場,除對巴拉圭時因傷離場外,他已經打滿了所有賽事。
而凱爾是另一名值得期待的後場大將,同樣來自多特蒙德的他雖然由於戰術的安排,只登場不足90分鐘,但其開闊的大局觀,加以時日,在德國人最致命的自由人或後腰的位置上,他是今後十年不可或缺的棟樑。以其22歲的年齡,凱爾有可能成為貝肯鮑爾的繼承人,當然不要忘了,他的教練是20年來德國最優秀的自由人薩默爾,沒有人比他更清楚自由人的真正含義。
當然不能不提到克洛澤了,剛過24歲生日的他毫無疑問已經成為在新世紀凌空而起的又一架金色轟炸機,6個頭球的記錄已經使他成為世界盃史上頭球得分最多的人。雖然他的腳下工夫略遜一籌,但足球比賽不是單純比較誰擁有更華麗的腳法,諸如羅馬里奧般幾乎從未用頭球得分的球星,並未受到指責,又有什麼理由認為克洛澤不合格呢?
儘管他罰丟了至關重要的點球,但相信並沒有人會怪他,畢竟沒有克洛澤,德國隊又怎麼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呢?實際上克洛澤是一個技戰術水平比較平衡的射手,他有敏銳的門前嗅覺,強壯的身體對抗能力,較快的瞬間爆發力,加上無與倫比的頭球,如果能在大賽經驗上有所提高,在2006年的德國本土世界盃上,他是很值得期待的。
至於第三人就是阿薩莫阿了,儘管由於鋒線人滿為患,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出場。但作為只有24歲的第一位黑人國腳,相信他應該有所收穫吧,這名綽號“水牛”的壯漢,在俱樂部和為國家隊有限的出賽中,多次表現出了令人叫絕的攪局功夫。他依靠身體優勢和速度,經常在邊路附近以一種近乎於蠻不講理的方法擾亂對方的防線。
在許多難以開啟局面的僵持狀態下,阿薩莫阿的出現常會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當阿薩莫阿用身體護球突破時,防守隊員怎樣將球從這頭黑水牛腳下奪走,著實是個難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時德國隊的新銳力量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特點,他們幾乎都是不拘泥於一個位置的多面手。梅策爾德可以踢中後衛和左邊衛,凱爾可以勝任從中衛,自由人到後腰的所有後防中堅位置,克洛澤可以當衝擊型中鋒,也可以在隊友的掩護下於邊路活動,至於阿薩莫阿,他的衝擊踢法更使其身兼前鋒和前衛兩職。
可以說正是這些球員們在本國足壇最低迷的時候用自己的表現為整個國家注入了一記強心針,要知道作為即將承辦2006年世界盃的東道主,德國隊為了參加本次世界盃,甚至需要去與烏克蘭打附加賽,所以走到這一步足以讓人驚歎了。但可惜的是歷史終將由勝利者抒寫,若干年後人們只會記得2002年韓日世界盃的決賽是在義大利與巴西之間展開的,而不會記得在半決賽中有一支鐵血的強隊依靠著自己的整體表現一路走來,與如日中天的義大利人死磕到了點球大戰。
當然這一句話也同樣適用於義大利,如果在決賽中落敗,那麼人們只會談論3r的強勁火力,而不會說義大利人的華麗後防線與前場攻擊力。
到目前為止巴西主帥斯科拉里在世界盃各場比賽中的排兵佈陣、戰術部署都令人無可指責,以擅長調教球隊防守而著稱的斯科拉里再一次為巴西隊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展現了自己在戰術部署上的頂尖水準。
斯科拉里深知,巴西隊的攻擊力絕不是問題,關鍵是防守不要出錯。在對陣土耳其的半決賽中,斯科拉里一如既往地在三名中後衛前面擺上了兩名後腰,同時要求卡洛斯和卡福更多地回撤,幾名防守球員一定要做好補位協防;而鋒線上,他要求三名攻擊球員、尤其是埃迪爾森要積極反搶,減少後防壓力。
在看到幾名中後衛、尤其是盧西奧和埃德米爾森在後場過於粘球或位置過於壓上時,斯科拉里總是大聲提醒甚至訓斥,要求球員加強防守和盯人,保持頭腦的冷靜。
其次,斯科拉里在如何保持全隊攻守平衡及根據場上形勢調整全隊打法方面顯出了功力。在同土耳其隊的比賽中,場上形勢幾度起伏,但在斯科拉里的佈置下,巴西隊很好地控制了場上的局勢。斯科拉里的幾次換人都達到了目的。羅納爾多進球后,體力已經不支,斯科拉里適時地換上了前鋒路易松,繼續牽制對手。
當克萊伯森因傷下場後,斯科拉里並沒有派上後腰的替補,而是讓原來打右邊後衛的貝萊蒂上場。因為貝拉蒂本是後腰出身,他的防守搶斷更為出色。斯科拉里的幾次換人絲毫沒有影響巴西隊全隊的攻守平衡,而令對手無計可施。
另外在本屆世界盃中,斯科拉里再次把團隊精神灌輸給了全體隊員,令球隊的凝聚力不斷增強。當羅納爾多完全不在狀態,場外評論員都認為應馬上換下羅納爾多時。斯科拉里卻是在中場休息時透過與羅納爾多交流,決定繼續讓他上場,結果在斯科拉里的鼓勵下,正是“外星人”一次天才般的閃光將巴西隊送入了決賽。
在球場上巴西隊隊員之間也顯得異常團結,齊心協力,場外隊員則紛紛為隊友們加油鼓勁,“斯科拉里大家庭”的風貌展現無遺。斯科拉里正在證明,他完全具備一名世界一流教練的水平,而不是一位僅僅依靠著3r打出成績的主帥,當然最好的證明舞臺將是6月30日的日本橫濱決賽賽場。
(本章完)
喜歡綠茵邊鋒請大家收藏:()綠茵邊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