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趙宸開海的腳步在這三年裡面,最遠北方已經到了白令海峽,南方則是呂宋及後世的馬六甲海峽等等!
扶桑上面的白銀開採,以及其他資源都在有序的進行著,上面的人口剛好用來做一些不是人做的事情。
而大秦這三年來白銀逐漸增多,又因為商業爆發式的增長,黃金不夠的問題開始凸顯了出來。
在軍事上面,孔雀王國如果不是大秦最後拉了一把的話,現在說不定已經開始到了改朝換代的程序。
為了穩定大秦在南亞的利益,所以最終大秦決定支援原有的王室,進而以經濟的方式完成了初步對孔雀王國的殖民與控制。
現在孔雀王國的北方只駐紮著一支兩萬人的部隊,最高長官就是從北海城調過去的王離。
而三年的改變與變化遠不止於如此!
除了開海因為幾乎白撿的利益引人注目外,三年裡最大的事情,就是對北海、嶺南、西域三地的官員、武將們的調換了。
扶蘇、蒙恬如今調往了嶺南,子嬰、王賁則是漠北,而公子高跟李越則是前往了西域。
完成這樣的調換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也讓很多人因此而放下心來。
連當事人扶蘇都因為趙宸讓他們與嶺南調換而鬆了口氣。
如此,他就不用擔心什麼了……
軍事上的變化,更多的還要屬海軍了。
原本的東海、南海兩支艦隊,如今已經徹底成型。
也就是說大型的戰艦具有五十艘,加上其他各種功用的船隻,每一個艦隊都達到了一百艘的要求!
當然這三年的開海也不是順風順水,東邊的海域還好一點,不管怎麼說,都還屬於島鏈之內的範圍。
而南方海況則複雜多了!
出海的艦隊只能是沿著大陸架航行,稍微偏移一點,都很可能就是船毀人亡,或者迷失在大海上後,再也找不回回去的路。
開發了南邊,最讓趙宸在意的不是什麼有多少財富,而是東南亞的占城稻!
從去年春耕開始,南方水網豐富的地區,已經全面耕作的占城稻,並且收穫的第一季,就讓無數人驚掉了下巴。
哪怕在趙宸看來還是很少的產糧,可也比原本大秦種植的五穀,那種在他眼中絕收的要好多了。
至少佔城稻的種植,讓去年大秦整體的糧食,在原有的基礎上,翻了一倍還多!
要知道這只是一半個大秦換種了占城稻,還是第一次種植而已!
經濟以一個恐怖的速度上行,加上糧食的增加,而生活變好又帶來了人口壽命的後延。
趙宸預想到的人口增長,在第三年終於是被盼來了。
在錦衣衛的調查下,第三年的新生人口,是比始皇四十年之前的一倍!
而死亡人口卻大幅度的減少。
只用了不過數年的時間,大秦就已經恢復到了始皇三十七年的人口數量。
三年後的今天,教育體系逐漸覆蓋到了原本大秦的四十郡。
連嶺南的桂林甚至西南夷地區都有學堂的建立!
而紙也徹底的步入了社會的方方面面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書籍的大量出現,並且書籍的價格還非常低廉!
識字的人變多,加上書籍的不限量供應,如今的大秦正積蓄著一股非常驚人的力量!
當然,這點也就只有作為旁觀者的趙宸能發現這點。
他從未輕視過這片土地生長的人。
不管是後世現代,還是兩千多年前的秦朝。
出身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總有種一眾獨有的力量在群體中,在個體上都有表現。
……
東海艦隊注意力一直都在東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