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想到以前趙宸描述著水泥的應用時,一副有些可惜與憧憬的模樣。
接著對嬴政解釋道。
“因為如果修建城牆的話,水泥太過於笨重,整體結構非常不穩定!”
“除非修建城牆之時,在裡面鑲嵌很多的鐵棍,或者銅等金屬來承重!”
“沒有這些支撐水泥龐大的重量,水泥修建的城牆有著極易垮塌的風險!”
可以修建的意思就是,除非大秦能承擔得起大量的金屬,鐵和銅什麼的!
不然用水泥修建城郭,那想都不要想!
聽完劉伯溫的解釋,嬴政心底感到有些鬱悶。
但在這一瞬間,隱隱約約的,似乎能感受到,為何趙宸會數次在人前強調草原及西域必須是大秦所有了!
就是嬴政有一種若有若無的直覺!
既然有著水泥這樣的利器!
不管是軍事上,還是民生上面來講,往後大秦肯定會大量的用到水泥!
再發散思維一下!
水泥既然能修建道路,甚至成本與簡易度,似乎比直道都還要划算!
那麼如果金屬能供應上的話,修建城池呢?
長城、甚至橋樑呢?
現在水泥有了!
但是唯獨礦產上面……
不過嬴政也知道想要用水泥修建城池與橋樑會很艱難!
畢竟現在大秦的銅產出,大都是供給軍隊的軍械製造。
要麼就是祭祀用的器物等等!
本來供應整個大秦軍隊,那點礦產產出都有些捉襟見腹。
如何還有多餘的來修建城池與橋樑呢?
現在想想,能預見到,到時候大秦所需要用到的金屬礦產數量,嬴政就有些微微咋舌!
嬴政為何會想到這裡?
其實戰國後期,經過諸子百家後的時代。
人們的認知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特別是嬴政作為世間思想最為先進的那撥人!
而且劉伯溫能說出這些話來,嬴政敢肯定這些至少都與趙宸有關!
既然劉伯溫知道這些,也知道水泥修建城池的關鍵點是什麼。
那麼趙宸呢?
就算是他現在因為各種不足,而不加以利用水泥,但以後趙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