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梁自從成為了喬姐的兒子,就一直都心懷愧疚,他覺得是自己拖累了母親。
他一直都記得,在他剛被母親收養不久之後,她帶著他去一戶人家面見了一個男人,請求他收留他們母子。
母親卑微的放下姿態,拼命的祈求男人,想讓他接受她們母子,但是男人狠狠地拒絕了母親的請求。
男人的拒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他沒辦法接受他這個外來的人,他這個與他們兩個人都毫無血緣關係的孩子。
那時候喬梁本以為自己會被母親立刻拋棄,但是母親沒有,相比起那個男人,母親最後選擇的人是他。
母親毅然決然帶著她離開了那戶人家,在那之後,他就再也沒有見過那個男人了,他理所當然的以為母親和那個男人徹底斷了聯絡。
母親為了他做出了這麼大的犧牲,喬梁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地孝順母親,不然的話,他怎麼對得起母親的一番苦心?
為此,喬梁拼命忍耐住了自己內心的痛苦,拼命告訴自己一切都是他的錯,如果不是因為他,母親完全可以過上另一種穩定的生活,另一種生活不會像他們現在這樣流離失所,隨波逐流。
但是有時候,喬梁看著母親看著自己的眼睛,總是會覺得很難受,心裡悶悶的。
他不停的告訴自己,母親是將他當做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來養育的,母親對自己的愛都是真的,他必須要對得起母親的這份愛。
漸漸地,喬梁發現自己有時候的情緒會不受控制,他會在神情恍惚的時候做出一些自己都無法相信的事情。
他告訴自己,那是因為自己有壓力需要疏解,於是他總是會去花街柳巷放鬆自己。
一開始這種方法是很有效果的,在享樂飲酒的時候,他會忘記很多事情,忘記束縛自己的約束,忘記自己必須要承擔的責任。
可是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母親的情緒變得越來越不穩定了,她甚至有時候情緒激動了會動手打他,讓他一定要好好地聽話。
這樣的母親讓喬梁感到害怕,同時也想要逃離。
就在這個時候喬梁得到了一個機會,一個去遠地賺錢的機會,他知道只要他抓住就可以鬆一口氣了。
在他的再三請求之下,母親雖然抗拒但還是同意了。
從那時候起,他就不用每天都回到家裡了,在外宿的時候,他偶然認識了一個與他年齡相仿的男子,他們兩個人很合得來,雖然過去的經歷大不相同,但是他們兩個人總能做到互相理解,互相慰藉。
喬梁覺得他才是那個能夠懂他的人,他漸漸地依賴上了他,想要和他擁有更密切、更深厚的關係。
大多時候,對方雖然覺得他的性情有些古怪,但是他能夠對他表示理解。
喬梁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比他更明白自己的人了。
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不是很長久。
他們在一次下館子的時候偶然認識了李莜,他們偶爾會和李莜說說話,她當時是一個低等小二,客棧的大多數人都瞧不起她。
喬梁本來是沒想過要多管閒事的,他對李莜並沒有產生什麼同情心,他覺得大家都過的一樣的悽慘,沒有誰比誰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