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自從上一次海明月攪亂天下,唐王朝封鎖和華夏帝國貿易的時候,李陽便在華夏帝國的支援下成為了整個天晶大陸上最大的走私商。
如今風波過去,李陽也順理成章成為唐王朝和華夏帝國之間最大的行商。
行商是行業商人的簡稱,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稱為行商,做行商最重要的一點便是要得到華夏帝國的獨家壟斷經營權。
往往其所作的生意都是按照行業為單位和華夏帝國對接。
而李陽之所以現在是唐王朝新興崛起實力的代表很簡單,因為華夏帝國把一般的行業壟斷權都交給了李陽。
舉個例以,布匹是一個行業,酒類也是一個行業,日用化工也可以算作一個行業,別的帝國通常是一家商會代理一種行業的產品,即使這樣已經是富的流油。
然而李陽卻是掌控者華夏帝國給唐王朝一半的行業壟斷經營權,這已經不能用富得流油來形容,可以說是富可敵國。
唐王朝指望李陽和其他行商吃飯的人口高達六億人口。可以說李陽在唐王朝的影響力出了皇帝和三清殿意外,是最大的,無人能及。
李陽像把一種貨物在唐王朝推廣,只需要和手下的代理商打聲招呼,一個月的時間就能鋪貨全國。
這一次收音機也不例外,除了一些十分偏遠的地區被放棄外,唐王朝大部分富裕的城池都已經有了錄音機專賣的店鋪。
並且李陽還配合商未央在唐王朝境內架設訊號放大器,確保華夏帝國的廣播可以覆蓋整個唐王朝。
當然秦王朝和漢王朝也是一樣的,只不過人不同,沒有李陽這邊進展的開而已。
“世子大人,陽公子那邊現在又有新動作了,好像這次得到的是什麼收音機的生意。”任海江省委李峰的幕僚,李陽的一舉一動都進行著嚴密的監視。
自從當初李峰決定也開辦工廠一來,他和李陽的差距便越來越大,眼看著李陽修公路鐵路碼頭,建煉油廠,到後來的建發電站,建電網。
李峰即使有不甘心也知道大勢已去,李陽已經不再是曾今的李陽的,一直到李陽在他和弟妹們的聯合打壓下,負氣分家後,李峰才感覺到了一絲的輕鬆。
畢竟眼不見心不煩,誰也不希望李陽在越王府裡面存在,畢竟現在的李陽富可敵國,站在那裡也給人莫大的壓力。
再加上李陽十分會來事,大力的討好三清殿,如今即使是皇室也要仰仗其稅收,並不敢隨便找個理由便把他拿下。
“收音機?這有何用?聽起來好像是要用電的,這個咱們不好仿造。”
李峰這些年的生意在任海江的提議下開始走向了山寨的路子,反正唐王朝有沒有專利法,他也不打算把產品賣到華夏帝國。
如今已經成為了唐王朝最大的山寨商會,不過雖然是最大的山寨商會,有且東西確實他沒辦法仿製的,比如汽車,比如精密儀器,在比如一切和電有關的東西。
如果商未央在這裡一定會給任海江和李峰點個贊,任何後發國家要想工業化起步追趕前者,山寨是必須的,也是最好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