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聯盟工業化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抵抗妖獸,說白了就是戰爭。
在生存壓力面前,無論是機床,衝壓機,蒸汽機還是後來的內燃機,汽車。
這些看起來和生活相關的東西全部都是為戰爭服務的。
而現在之前目前來看是和平的,所以對戰爭時期那一套做科研實在是不合時宜。
專利法的誕生就是為了激發出民間智慧,用商業力量來促進科技進步。
而現在在華夏聯盟,少有人能真真理解這不法律的精髓,甚至抵制的也不少。
而對於歡迎專利法的商會可以說是鳳毛麟角,當然華夏政府的商會是除外的。
而在這些鳳毛麟角的民營商會里面,華為商會就顯得難能可貴。
他們是擁抱新技術最快的公司,甚至沒通電之前就已經考慮到電力對於他門的作用。
華為商的主營業務是汽車配件,其中大頭是減震彈簧和座椅生產。
老式的蒸汽機床和內燃機機床不僅佔地面積大噪音大而且精度完全不好掌控。
好在的是華為商會創始人都是退伍軍人,所有招聘工人的時候特意招收退伍軍人。
在高紀律的管理下,華為商會的產品質量才能在市場上取得成功。
這種模式也越來越多的被其他商會學習,甚至一度造成退伍軍人身家的上漲。
不過在華為商會決定成立研發部以後,真理學院的畢業生才算是華為商會真正的核心人才。
在研發人員的試驗下,華為商會得出了要想成為一流商會就要不斷的創新,使用新技術才可以。
這這種思想下,華為商會開始自己設計產品部件,不只是單一的去接汽車廠的訂單,他們開始想要突破。
終於在一年的研發時間下,他們的第一個自主研發的產品誕生了那就是汽車懸掛系統。
可是研究出來後雖然經過實驗資料得知是可行的,可是沒辦法生產。
原因很簡單,汽車懸掛系統不僅僅是生產彈簧那麼簡單,他是一套零部件組裝在一起而形成的一套系統。
這一套系統下來所以要的零部件大大小小數百個,而且其中不少是關鍵零部件,不能走一個錯誤。
比如一個部件長了短了就會影響到下一哥部件的安裝,以此類推前期哪怕一個頭髮絲一樣的誤差累計到後期就變成了手指粗細的誤差。
而蒸汽機和內燃機的精度實在是難以維持這麼精密的系統。
然而電動機床可以有效的解決這樣的問題。
電動機床沒有複雜的齒輪傳動系統,動機輸出更加穩定。
而華為商會這次不僅僅是購買了電動機床,還購買了大量的電動機。
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自己生產符合他們要求的特殊機床,畢竟現在華夏電氣可沒有定製服務。
在電力和電力機床的運用下,華為商會的第一條汽車懸掛生產線便這樣建立了起來。
新的汽車懸掛系統相比老式的減震系統效果更加的高,價格更加的便宜。
綠水區的華夏第一汽車廠在見到了新的懸掛系統後毫不猶豫的便下了大量的訂單。
甚至在配合新懸掛系統還推出了全新的轎車型號,不僅更加舒適,而且價格也更加便宜。
華為商會也在新工廠開始了三班倒二十四小時不休的模式開始全力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