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方法說起來也很簡單,做到卻是不容易。”華曉蓉說道。
曲恆山恨不得跳出來大罵。公主你有病啊?有什麼直接說不就行了,為什麼饒大圈子,是不是非要吊大家的胃口?
華曉蓉好像聽到了他的心聲,說道:“有人會說,為什麼不直接說出來?這當然是有原因的。賤賣的瓜不甜,輕易得到手的不珍惜。我如果一上來,三言兩語就說出這個方法,大家就會哈哈一笑,原來就是這麼簡單的東西啊。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就忘掉了。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眾人一片靜默。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放到自己身上就很不爽了。
華曉蓉沒有繼續吊胃口。她知道事情要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這個方法就是控制心的變化。”
“由於每個人的心在不斷的變化,所以就形成每個人獨立的人格,所以對事情的看法就會產生千差萬別。這就是做錯事的根源。”
“我用一個瓜來舉例。悲觀者說,這是一個牢籠,把瓜子囚禁在裡面不得自由。樂觀者說,這是一個圓滿,瓜子在裡面安然自得。在科學家眼裡,這裡面蘊藏著遺傳種子,在普通人眼裡,這就是可以吃的東西。”
“你們看,簡簡單單的一個瓜,就可以產生許多的看法。為什麼?就是因為個人的立場不一樣。”
“對事情的看法也是這樣的。有句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是說看問題要全面。怎樣才能全面?就要控制心的變化。心如止水,就會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就不會備表面現象迷惑,旁觀者清。”
說道這裡的時候,雲海山站起來說:“公主,你說的心如止水真的有人能夠做到嗎?”
“我聽說有句話,哀之大莫過於心死。人只有死了,心才會不變化。人只要活著,就會變化。”
他的話音剛落下,眾人轟然議論開。有人立刻對雲海山大聲呵斥:“雲海山!你不是漢庭的人,滾出去!”
“竟敢質疑公主的話,打斷公主的說法,真該死!”
看到大家群情激奮,曲恆山站起來說:“雲海山,當初你進來的時候,跟我怎麼說的?你說你只是來聽聽公主說法,不會做任何事情。現在怎麼破壞公主說法?難道是桑代讓你這樣做的嗎?”
看到千夫所指,又被漢庭主人上綱上線到城主身上,雲海山慌神了。他沒有想到,一個年輕的女生竟然有這麼高的威望。他連忙躬身道歉說:“各位,稍安勿躁,聽我解釋。”
“這件事情與城主無關,是我自作主張來聽法的。”
曲恆山冷冷的說:“你既然是來聽法,為什麼干擾公主說法?”
雲海山臉上汗都下來了。說道:“誤會,各位誤會我了。我不是干擾公主說法。我對公主所言甚為敬佩。我提出問題,是想請公主講的更深刻一點。絕沒有破壞的意思。”
曲恆山轉臉看向公主。這樣的事情還是請公主決斷。如果公主認為雲海山是搗亂,就把他趕出去。
華曉蓉看看雲海山,看看數百聽眾,點點頭說:“我相信雲海山不是故意破壞。但是,他的質疑,確實起到了干擾作用。所以,他不適合繼續留下來。”
公主的話就是最高的指示。立刻過來幾個人,叉住雲海山,就要架出去。
華曉蓉說:“請稍微等一下。”
幾個人聞聲停下腳步。
華曉蓉繼續說:“如果就這樣趕他出去,他心裡一定不服氣。所以,我先解答他的問題,讓他心服口服。”
華曉蓉對雲海山說:“你說,人只有死了以後,才能不變化?這樣的說法不對。人在活著的時候也能夠做到。不過是你孤陋寡聞罷了。”
“為什麼這樣說?我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每個人都發現自己做過錯事,都後悔過。人們常說,世界上沒有後悔藥,說後悔沒有用。”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認可。
“這是錯的。後悔是有用的。”
眾人不明白,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再後悔,除了增加自責和痛苦之外,還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