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無寵幸懷孕,這是宮中大忌,也是對皇家尊嚴的極大挑戰。
宮女顯然已經嚇壞了,在她的視角中,沈芸柔是瘋了。
可沈芸柔很清楚,她的目的,是為了炸出當年長孫皇后的秘密。
在這個男人獨攬大權,女人就只能任人奴役,被困深宮相夫教子的時代,所有女人都生活得太過悲哀。
小時候,沈芸柔受的教育都是皇子公主才有的,她的教習太傅就是太子蕭君澤的太傅。她從小經歷的,接受的,學習的,都是最開闊的知識與眼界。
那時候太傅就曾經感慨,沈家千金若是男子,必然是不輸於丞相的國之棟樑。“可惜啊,可惜啊,可惜……”
沈芸柔記憶猶新,那太傅連說了三個可惜。
可惜什麼?
可惜她是女子。
她空有才華,有治國之才,卻因是女人,而備受侷限。
十三歲那年,她女扮男裝偷偷溜出府,混在男子中參加科考,那些愚昧書生,哪有一人比得過她。
那一年,她不過才十三歲。
若不是沈清洲的人及時發現,她怕是小小年紀就要吊打滿朝文武。
先帝在時,東有蠻夷,西有大旱,內憂外亂。
木景炎不在了,木懷成還小,那一年的奉天軍中無可用之人。
沈芸柔向父親出謀,有辦法解決內憂,震懾外邦。可沈清洲並不在乎自己的女兒到底有多少才華,也不在乎她有多大的野心。
那一年,先帝接納了一個大臣的建議,白白浪費了千萬兩黃金,讓那些貪官汙吏從中撈油,百姓和災區卻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
沈芸柔見慣了人情世故,看透了官場之人朝堂之上與私下時的兩幅嘴臉。
因沈清洲的勢力,多少人上門討好,對她也是極盡巴結。
從小到大,這樣的男人讓沈芸柔看不起,她瞧不上手握權勢的男人,從來不認為女人比他們差。
如若女人能掌權,能上朝堂,這天下未必就會比男人執政要差。
當年,只有長孫皇后仁德,心繫天下,才情與能力都是女人中的典範,她提出的一夫一妻,提出的女人可參軍從政,設立單獨的女子軍營,開設適合女人的朝中職位……
雖被先帝駁回,但卻深深地影響了沈芸柔。
長孫皇后是沈芸柔的嚮往,就像是一道神光,讓她有一種靈魂的共鳴。
她拼勁全力想要站在這權利的頂峰,就是想讓女子的才情在奉天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可惜,是她太過自以為是,沒有了沈清洲,她……根本沒有站在高處的機會。
呼吸有些發顫,沈芸柔苦澀地嘲笑自己。
果然,她和父親沈清洲比,還是差了太多。
手指輕輕觸碰自己的肚子,沈芸柔的視線很複雜。
她……沒想到自己會懷孕,這個孩子來得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