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不可遏之下,太宗當即下旨廢了元僖立太子的詔令,改為一品親王之禮下葬,又將元僖身邊的多位輔助官員貶職流放,以洩憤恨。
只對外宣稱:趙元僖死於妻妾之爭,死因丟盡皇室的顏面,不堪為太子。
為了掩蓋真相,自欺欺人,太宗又很快親自拍板:皇次子趙元僖是被主持這次祭奠的側妃張氏毒殺,張氏為得王妃之位,喪心病狂地對王妃下毒,卻誤殺了趙元僖。張氏謀害親夫,罪無可赦,馬上押入大牢,聽候處死!
若初聽到這樣的聖旨,面上沒有半分恐慌,心中也死灰一般的沉寂。
直到她放在元僖手心的玉梳,被髮狂的李嬌鸞當面摔得粉身碎骨,再無復原可能,她才跪爬著過去,撿起那些碎片,一塊塊攥入手心,血肉模糊。
太宗的禁軍粗暴地將她摁在地上,在眾目睽睽之下押她離開。
若初也面無血色,沒有半分反抗,只一步步被迫遠離那具已經冰冷刺骨的屍身,裹著千行血淚,生無可戀而又坦然地面對即將到來的厄運。
許王府大門前,若初看到了趕來接應自己的義父和姑姑,只向他們微微搖頭,請他們保護好自己,千萬不要衝動。
慕容峰夫婦看著太宗御林軍的陣仗,聽著周邊議論紛紛的流言蜚語,愕然相望,難以置信,不能接受,也痛徹心扉。要不是襄王趙元侃及時趕來拉住了他們,張無霜恐怕已經衝出去被禁軍亂箭射死了。
若初看在眼裡,萬分慶幸和感激襄王趙元侃,她絕望而又會心地目送慕容峰喝姑姑離開,只希望他們不要再牽扯進來,最好馬上離開汴京,最好永遠遠離這些殘酷的是是非非。
她身陷牢獄,被太宗親自拍案定罪,早已無力迴天,只願襄王趙元侃還顧念當初縹緲峰義父款待的情誼,幫忙她保住這世上最後的親人。
太宗恨透了若初:這個兇悍好妒,又生不出孩子的女人把自己看中的兒子迷得神魂顛倒,讓他不但包庇縱容她胡作非為這麼多年,甚至不要太子之位也要保她性命,如今竟然還要為她造自己的反。這是絕對不能原諒的!犯了這麼大的罪,僅僅殺了她,難洩心頭之恨。
於是太宗又下旨搗毀張家父母新修的陵墓,廢除若塵生前所有的軍功和名錄,刺三尺白綾將張氏就地絞殺,皇室族譜除名,徹底抹掉有關張氏家族的一切。
太宗如此激進,究竟是覺得太丟臉,還是自欺欺人,還不願面對,若初不得而知。
她只是在看到行刑太監手中那刺眼的白綾時,微笑而又默然地閉上眼睛:元僖為她而死,那個陪她走過十年風風雨雨的夫君,那個醉心權位不擇手段的冷血皇子,終究還是在江山與愛人之間選擇了後者。
不管元僖的結局是他有心的選擇還是無意的被害,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若初現在堅信他不是害死若塵的兇手,堅信他是真的愛自己。
若初早已如死灰一般的心,在此時泛起絲絲安慰的暖意:這一世所有的悲歡離合,愛恨榮辱,就隨著今日鉅變,一同逝去吧。
她在心中默然祈禱,“二郎,孩子,黃泉路上冷嗎?孤單嗎?不怕,我來陪你們了!以後,我們一家在一起,沒有妻妾糾紛,沒有權位背叛,有的,只有我們自己!”
喜歡玉梳逍遙傳請大家收藏:()玉梳逍遙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