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初運功到緊要關頭,突然被迫收手,內里正有些難受不適,為避免暴露,只能微笑拍拍他的手,“二郎不必如此,二郎如今新婚,還是多陪陪王妃的好,以免落人口實。我恃寵而驕,善妒狐媚的惡名已經傳出去了,如果再加一條以下犯上,僭越嫡妻的罪名,就實在沒有立足之地了。”
言畢,也不容他多說,就推他離開,“二郎還是快走吧,你的心意我懂。我既然決定留下,就不會再讓你為難。”
他目露感激,深情款款,“若初,你放心,我絕不會讓李氏欺負你的。”
言畢他起身囑咐靜雨幾句,便戀戀不捨離去。
他自然是想好好保護若初的,可嫡庶尊卑有別,太過偏袒,反倒不妙。
尤其太宗在幾個月前北伐失利,又被潘美楊業的事氣得夠嗆,好不容易在自己身上看到處理國政的曙光,動了立儲的心思。偏偏只封了個開封府尹,還要給他賜婚。
他喜憂參半,忙下跪推辭,“父皇,為父皇分憂是兒臣分內之事,不敢向父皇討賞。兒臣覺得自己年紀尚輕,娶妻之事,可再等幾年。”
太宗笑道,“你三弟四弟都娶妻了,你還要等多久,儘早成婚,朕也好早日抱得皇孫。”
他自知要太宗收回成命幾乎不可能,但為了若初,總要爭取一下,“父皇北伐歸來,國事操勞,我大宋將士人困馬乏,兒臣的婚事還是再緩緩吧。”
太宗沉下臉來,“你是怕那個張氏,才不敢娶妻吧。”
他嚇得一陣激靈,連這個顧忌太宗都猜到了,可見若初跋扈的名聲被別人傳得有多離譜。
太宗怎麼想先不提,元僖作為丈夫覺得有資格撥亂反正,“怎麼會,張氏跟了兒臣四年了,情分多少有點,可說兒臣怕她,絕對是她得罪的人信口胡說的。父皇出兵北伐,張氏聽從兒臣的指令,把給那些送禮送美人的宵小之徒全都轟出王府,這才惹來那些閒話。”
太宗聽罷大笑,“你倒挺會維護。罷了,既然張氏是溫順聽話之人,朕也就不擔心她與你的新王妃會相處不好了。”
“父皇,”元僖心中捉急,想推辭賜婚卻又擔心惹惱天子,太宗會像容不下劉氏那樣,一道旨意也把若初也趕出汴京,他緊張措辭半天,只能把嘴邊的話嚥下去,對太宗磕頭謝恩。
婚事勉強接受了,他第一時間趕去勸若塵打消鎮守邊關的念想,趕緊參加科舉會試,就算不能拔得頭籌,也絕對不會太差。只有若塵文武雙全留在汴京,仕途平鋪青雲了,若初才不至於受王妃欺凌。
好不容易勸動了若塵,若初那邊卻是他冒著生命危險才穩住的,等到終於走完大婚所有流程,新王妃在洞房卻扇,他才稍稍鬆口氣。
他知道若初此時心中定然難受,他也好不到那兒去,可孫貴妃提醒過,“張氏的名聲被那些流言早就傳爛了。如今你父皇雖不怎麼在意,可你要一味偏袒,對她絕對不是什麼好事。二郎,你是聰明人,就算再怎麼心疼張氏,也該懂些分寸。”
所以,他乖乖完成這場遲來的大婚,與新王妃合巹而醑,卻在行房之前鄭重送李嬌鸞一隻上等步搖,並親自幫她簪在髮髻上,“王妃是高門千金,自是寬厚仁德,我許王府當家主母非你莫屬。本王身為開封府尹,公事繁忙,後院之事,以後要勞王妃多多操持。”
李嬌鸞眉目含羞泛紅,“殿下厚愛,妾定不負所托。”
“那本王就放心了,”他面色深情,心中別有意圖地握住李嬌鸞的手,“本王有了王妃這個賢內助,這輩子也就知足了。至於張氏,是母后送來的,已經跟了本王三四年了,也算識大體。本王想著,有你們倆在身邊就夠了,以後也不必再納旁人,只願王妃能與張氏能和睦相處,便是本王的福分了。”
這番話說得李嬌鸞心花怒放,感激涕零。
入府之前,李嬌鸞原本聽說許王府的寵妾張氏是跋扈兇悍的毒婦,三四年來搞得王府後院烏煙瘴氣,雞犬不寧,可許王卻放任她橫行霸道,還獨寵她一人。
可今日聽殿下話中之意,似乎許王殿下只是顧及皇后顏面才會對張氏所作所為聽之任之,他不是貪圖淫樂之人,王府雖沒有別的姬妾,卻不代表他只獨寵張氏一人。
如此,王府以後也不會出現別的女人來分享自己的夫君,他可是當今陛下最看重的二皇子啊。這對李嬌鸞來說,簡直跟做夢一樣!
李嬌鸞這個時候,自然還沒有意識到許王只是為維護若初,故意為之。
一夜夫妻纏繞,許王對她也溫柔疼愛。
李嬌鸞心中幸福知足,便也沒什麼不滿,唯一就是在見到張氏時,必須給她一記下馬威,讓她認清自己的身份。
可等到李嬌鸞真的見到傳說中張氏時,卻被若初出塵脫俗的氣質微微震撼,面對自己故意刁難,也一直畢恭畢敬,重新煮水點茶毫無半分怨言,一點也不像傳言那般不堪,也就突然明白了她在王府多年恩寵不衰,絕對不止是許王殿下顧及皇后顏面。
後來,連李忠等人都明裡暗裡幫若初說話,而且那種偏向並不是阿諛奉承不想得罪的心態,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這便更讓這位新王妃驚詫不已。
最後,李嬌鸞暗示素秋向若初討要後院掌事之權力,若初也謙卑順和,正當她還在心中疑惑這樣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怎麼會被傳言說得那麼嚇人。
許王突然匆忙趕回來,面上幫她這個王妃說話,實則餵了她一大嘴巴的黃連,苦得心潮抽動,隱隱作痛。
李嬌鸞這才猛然清醒,“殿下不是為我,是為她。”
陪嫁丫鬟素秋就勸她,“小姐不用擔心,張氏再怎麼厲害也只是個妾侍,府中雖抬舉她為夫人,可誰都知道名不副實。小姐才是陛下為殿下欽定的王妃,名正言順的當家主母。殿下只是念舊才會多看張氏幾眼,等慢慢了解小姐的好,自然會回心轉意。小姐就先不要跟那個張氏計較了。”
她心裡微微好受,“是啊,好在殿下是有情有義的人,我不跟那個張氏爭一時之氣。”
喜歡玉梳逍遙傳請大家收藏:()玉梳逍遙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