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串門,其實就是相親。
這安和縣主齊嫣是汴京侍衛步軍禁軍指揮使齊國公的嫡女,母親魏國夫人是陳王養母孫貴妃的表姐妹,自小深得齊國公夫婦的寵愛,又因貴妃緣故被太宗封了個縣主的頭銜。
如今陳王成功平定汴京叛亂,打壓了皇長子,自然急於藉助孫貴妃的關係,拉攏手握重兵的齊國公,迎娶安和縣主齊嫣為正妃。
其實,孫貴妃早就向太宗進過言,想給這兩個門當戶對的皇子千金牽紅線,偏偏太宗就是油鹽不進,憑孫貴妃怎麼舌燦蓮花,吹噓誇讚,就是不肯下旨賜婚。
眾人求得緊了,太宗索性把齊嫣叫到殿前,對她一頓猛誇,還說要認義女。
齊嫣被誇的飄起來了,興奮得不知天南地北。可把嚇得孫貴妃不輕,她見太宗話中似乎有玩笑之意,忙順著梯子打圓場,這才勉強糊弄過去。
齊嫣大為失望,對母親鬧騰不止,魏國夫人也不明所以。
倒是齊國公通透,看懂君心,奉勸貴妃和夫人都消停點,不要操之過急。
原本這事已經要放下了,偏偏突然傳出了遼國使臣送來國書,請求與大宋和親的訊息。
對遼國求親之事,太宗還沒發話,魏國夫人可急壞了,原因不外乎太宗膝下的幾位公主都年紀尚小,成年的蔡國公主已有了駙馬,還有幾位英年早逝的,一個出家的,敢情皇帝要認嫣兒為義女是在打和親的主意,那怎麼能行!
不管太宗作何想法,齊國公夫婦是斷不願讓只有十五歲的女兒冒這樣的風險的。於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帶著女兒來陳王府串門,只要這兩人看對眼,事情都好辦多了。
這安和縣主齊嫣,若初也曾經在圍獵場見過,仗著家勢傲慢無禮,曾經嘲弄若初是王府卑賤的通房丫頭,給她提鞋都不配。
誰知她前腳剛羞辱了若初,後腳就在玩耍間被一條黑蛇嚇得差點三魂不見七魄。當然,若初是不會告訴她,那條黑蛇是自己鑽研蛇毒用過的,已經變成了沒毒牙的無公害小白兔。
此次魏國夫人帶女兒入府,陳王趙元僖自然也清楚用意,雖然他之前也有意聯姻齊國公府,穩定自己在朝堂的地位。
可太宗一直不肯許婚,他也就有些警醒了,上次聯合齊國公平叛的事已經讓父親心生忌憚了,如果這個時候還不知收斂,那才是搬是石頭砸自己的腳。
陳王不想在這個時候觸犯逆鱗,卻又委實有些不甘,再加上孫貴妃和魏國夫人擔心齊嫣被和親,對他好說好說歹說,他也就勉為其難,答應跟這樣一位刁蠻千金會面相處試試。
雖然未必想娶,他也不想得罪齊國公府,正左右為難,不想此事竟被若初攪得雞飛狗跳,人仰馬翻,也就順理成章地幫他解決了這個頭大的難題。
那天,若初提早準備好廚房要用的乾柴和水,然後收拾打點一切,開始自己的逃跑大計。
午後,安和縣主在陳王府遊園,若初刻意走進並引起她的注意,在她意料之內的趾高氣昂中,成功套出了蔡國公主一家雖然失了權勢,卻已轉危為安的資訊。
若初心中寬慰,便悄悄在她的茶水中下了發熱出疹的藥,暗自退下。
半個時辰後,安和縣主渾身奇癢不適,臉上和脖子上相繼長出紅疹,又痛又癢。
丫鬟奴僕不敢怠慢,找大夫的找大夫,通知陳王和魏國夫人的趕去通知,其他近身全都圍在縣主身邊,將她護送到閒雲閣暫時安歇。
若初若無其事地收拾走縣主喝過的茶水,送至茶房倒掉。
大夫來檢視縣主病情後,說是碰到什麼東西過敏了,給開了治療過敏的藥方,下人們忙不迭地抓藥煎藥給縣主服用。
可縣主服用後,不但疹子沒有好轉,反而痛癢難耐,陳王大怒,將開藥的大夫痛打二十大板轟了出去,又著人去請別的大夫治療。
一來二去,眾人忙亂折騰到天黑,別的自然也就無暇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