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守城,崇丘自然也就放棄了。
按照秦放的命令,崔林、高柔、傅幹、傅異拱衛中軍,大軍浩浩蕩蕩,押運糧草,直撲濮陽。
崇丘到濮陽,一路之上本是曹軍控制。
秦放控制崇丘之後,路上兵馬慌亂,高幹帶兵衝擊而來,兵不血刃,便打通了到達濮陽的道路。
對於崇丘失守,各地反應不一,濮陽樂進,有心無力,他很想帶兵殺過去,但張合根本不給機會,每天都在叫陣,他在濮陽還好,若是他離開了,濮陽旦夕必破。
濟陰夏侯尚、劉曄也有馳援的打算,崇丘的糧草,關乎著濟陰的安危。
若是以前的袁紹,也許他們還有機會,但此刻跟他們對峙的龐統,這個想法也就只有想想了。
龐統率領著大軍,四門圍困,不僅如此,還傳檄周邊各縣,夏侯尚堅壁清野,本就不得人心,龐統這一招,簡直就是釜底抽薪。
各地紛紛改換旗幟,歸降大漢,濟陰成了一座古城。
龐統每天做的事就是轟城,一門火炮,轟轟的不斷轟擊,每次對城牆造成的傷害並不是太大,這源於濟陰太過於堅固,也源於龐統的部下,對於火炮這東西,使用起來還不順暢。
有時候轟擊好幾炮,才能打中一次。
這大大的浪費了炮彈,但對於濟陰的威懾卻是達到了。
城內眾人心驚膽寒,出城,完全是不敢再想的事情了。
東平郡此刻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孫禮和郭嘉已經夠他們受的了,馳援崇丘,有心無力。
唯一可以出兵的,只有冀州靠近兗州的三個郡,魏郡、陽平郡和清河郡。
三郡反應還真是迅速,上報曹操的同時,同時集結大軍,進入兗州之後,兵力竟有十萬之眾。
領軍大將曹真,曹休,謀士陳群、華歆、楊修,副將丁儀、韋康、董蒙、王選、張承、任藩、侯生等,可以說,這隻人馬,兵強馬壯,氣勢逼人。
相比於兗州各郡,這隻人馬的威脅,明顯是最強的。
秦放大軍勢如破竹,很快便到達了濮陽城下,這個時候,崇丘正好傳來訊息,曹休、曹真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了崇丘。
對於秦放來說,崇丘被佔,乃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為,所有的兵馬他都帶出來了,糧草也帶出來了,那裡只是一座空城。
要不是顧忌建造一座城池不容易,崇丘現在還存不存在都很難說。
但曹操可不這麼認為。
得只曹休、曹真拿下了崇丘,雖說秦放的軍馬根本不存在,但曹操還是大家褒獎了一番,同時,傳檄全國,曹軍如何如何英雄,秦放如何如何不堪,崇丘之戰如何如何慘烈,但最終曹軍大獲全勝,秦放落荒而逃。
都說謠言止於智者,但三人成虎也是可能的。
秦放控制範圍內,對於這個說法,自然是沒人相信的,尤其是秦放身邊的人的,對於曹操如此無恥的宣傳,都顯得相當的不屑,甚至很是看不起。
但曹軍控制範圍內,尤其是死忠與曹操的人,卻看到了不一樣的景象,他們看到了希望。
既然能打敗秦放一次,那也能打敗第二次,第三次,直至扭轉整個局面。
可以說,崇丘一戰,給曹軍中很多將領,打了一劑強心劑。
這在以後的討伐冀州之戰中,體現的尤為明顯。
濮陽!
閱讀過檄文之後,秦放自然明白曹操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