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擴音器,帶著一頂很土的導演帽子,有時候他的確喜歡這樣的感覺。
“燈光ok。攝影ok,演員就位沒問題!”
“好!聽我口令……《阿牛正傳》第一場,第一次,第一幕。艾克什……”
電影開始了。
鏡頭開始聚焦,坐在搖椅上的黃渤瞬間進入了狀態。
黎明的早上,陽光一點都不刺眼,屬於太陽展現的最溫柔的一面。
青青的枝葉和草地是遠一點的風景,潔白的莊園風格是近一點的流露,鏡頭中對映著側面的阿牛臉龐。
之所以是側面的鏡頭,而非正面的鏡頭,顯然此處有深意。
要是正片往後拉半分鐘,是阿牛坐在客廳裡的鏡頭。哪裡是正面的迷惘和茫然。
而這裡的是側面。
似乎導演不想讓影迷看清楚阿甘的表情,需要大家去體會,而不是直觀的感受。
這或許就是,用鏡頭感悟故事的神奇一筆。
都說眼睛是心靈之窗,臉面也能展現一個人的心情。
這裡,不讓影迷看到阿牛的正面,只有影迷自己體會後的心情。往往,自己體會的,比用眼睛看到的更深刻一點。
看著監視器中的黃渤,王夢似乎帶入的體會一種靜靜離去後,阿牛的孤獨。
很顯然,黃渤的展現和鏡頭的搭配很完美。
鏡頭中,黃渤動了,緩緩的拿起了手中的帽子。
那份屬於阿牛的冷靜,可以透過鏡頭對準的手,展現的淋漓盡致。
有人說好演員一個眼神都是戲,其實更甚,好演員和環境完美融合後,一個動作也是戲。
阿牛戴在了頭上,停頓了幾秒。
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因為阿牛想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或許他唯一想到的就是奔跑吧!
這一人類祖先傳下來的本能,就是阿牛迷茫後的第一本能。
奔跑吧!或許跑啊跑啊就想明白了,或許一路上的風景可以不理會,一路上的過客也不去理會,是追尋一個答案而已。
答案是結果嗎?
或許對阿牛來說:是!
鏡頭拉遠,阿牛開始了奔跑,由近到遠,就那樣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