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實王夢也在期待,看組委會怎樣選擇,說開了就是商業和文藝的選擇,這絕對是個難題。
當然王夢的《畫皮》不是單純的商業這樣簡單,而李安的文藝,也不是一般人可以玩得轉的文藝。
“獲得第四十四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的是……”
屏息以待,眾星閉口不言,甚至連瑣碎的聲音都沒有。
陳可辛抬頭看了一下臺下,大聲的說道:“王夢,來自影片《畫皮》”
宣佈後,不知別人怎麼想的,王夢卻是嘆了一口氣,金馬選擇了商業傾向。
這和上一世嚴重不一樣,上一世金馬越來越小家子氣,導致沒幾個喜歡的,就是文藝太重,護犢子太明顯。
總之公平傾向於文藝,公平傾向於臺灣導演。
而恰恰臺灣沒拿得出手的電影,也恰恰沒幾個像李安這樣的導演。
一個電影獎項,要是自身不強大,那就要公平?要不只會越來越倒退。
上一世臺灣自身不強大,還喜歡護犢子,導致越來越讓大家看不起,這一世改變了。王夢多少有點欣慰的感覺。
不要單純的想——臺灣金馬沒落就沒落唄,內地金雞獎崛起就好,香港金像獎像裹腳的女人更好,我們內地的獎項崛起就好。
不是這樣的,中國很大,或者說華語片很大。
只有,有好多個很有力量的獎項,才能滿足更多人的需要,才能激發各個獎項的緊迫感,沒了緊迫感就沒了進步的動力。
看看美國,有多少獎項,有多少頒獎典禮,近百個。
這才是繁榮的體現,競爭大了,進步才大。還會讓更多的電影人雨露均霑的受到鼓勵,這才是華語片的進步。
與其國內的獎項和香港臺灣較勁,不如好好努力抵抗好萊塢的侵襲,抵抗韓流、日流的入侵。
“嘩啦啦……”掌聲雷動!
“恭喜。”
“恭喜王導。”
這次的掌聲尤為熱烈,延續的時間尤為的長。
一臉從容的李安率先起來和王夢擁抱了一下表示恭喜。
徐克、姜文、周勳、趙薇等人一一上前擁抱握手。
“這個方向很明確啊,看來我也要商業和藝術並重,先把錢賺了再說。”姜文和王夢恭喜的時候,在王夢耳邊說了一句。
“可以找我投資。”王夢不動聲色的回了一句。
“沒問題。”姜文
“我對明年的合作更有信心了。”徐克道。
“我也是。”
“有請王導上臺。”臺上藍心湄看王夢和身邊的幾位在交談,提醒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