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將明,空氣薄冷。
兩個時辰之前,來自西京的一匹快馬將在小村養傷、那時正處於熟睡中的華雄叫了起來。此刻,他將入西京城的城門,方才眼望到城,卻忍不住在那之前駐足一瞬。
不過是兩個月的時間,他卻好像已經經歷了很久,他已經很久沒有來過這裡了。
人生有高下際遇,當高上層雲,又緲於微塵,就唯有身處其中一一歷過的人才能體會這種複雜的感覺。而這種觸景而生的莫名情狀,令駐步的華雄仿若是再見了當初雄心勃勃的自己從西京的城門驕然離開,於是不由的恍然失神,有若隔世。
把人生比作四季,華雄已然經過了隆冬。
而這一切都要從虎牢關開始說起。
華雄本來是董卓麾下僅次於飛將軍呂布的第二將領,身為董卓心腹,隨其征戰多年,作戰勇猛,一向都被董卓委以重任,他當然不知道自己正是董卓眼中制衡呂布的最佳人選,所以當面對討伐董卓的各路諸侯的時候,唯獨他的請戰得到了允許,又當即被董卓欽點為先鋒,帶領著數千精銳的西涼騎兵,看守險要的關隘虎牢關。
這當然是一場不小的挑戰,可也是揚名立萬的大好機會。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現在的西涼騎兵的戰鬥力是面對著兇蠻的外族,經過一場又一場惡戰歷練出來的,恐怕要比各懷心思的諸侯聯軍強得多。
而到了今天,當董卓已經帶著他們得到了更大的權勢,目標已然是放眼天下,所以那個時候所有的將領都搶著請求出戰,想要得到這個大好機會。
華雄現在仍然記得,就連震懾的外族懼怕不已,號為飛將軍的呂布也想要這種功勞,可董卓當時口中雖說著我兒奉先之勇武天下無雙,殺雞焉用牛刀的話語,卻又合情合理的把這個任務交到了自己手上。
華雄當然是躊躇滿志地領下了這個命令。
事實上,就在那一天的前日夜裡,李儒就已經告知了他當前的形勢,各路諸侯各懷異心,號稱大軍,其實有戰鬥力的部位並不為多,而且聯軍陣中唯一可能抗衡華雄的河北名將顏良、文丑都不在陣中,正是他立功的大好機會。
事情的確如此,虎牢初期的戰事的確十分順利,這座咽喉之地牢牢地扼住了數路諸侯進兵的去路。諸侯們的軍隊數度挑戰,都被阻擋到了虎牢雄城之下,兩番嘗試的夜間強攻也不能得手。
於是,諸侯們開始陣前叫陣,可他華雄乃是沙場中歷練出來的驍勇大將,當然不會怯戰,祖茂、俞涉、潘鳳都成為他強橫武力的註腳,當他連斬數名諸侯的知名將領,聲威一時大震,各路諸侯望他而皺眉,敵方的小兵見他而生懼怕,諸路聯軍更是兵退數里,成全了華雄人生到此的最高光時刻。
可惜,他用強橫的武力鑄造的聲名,終究也成為了別人的踏腳石。
江東猛虎,孫堅。
誰能想到這向來追隨袁術,名氣並不算大的孫堅然如此的悍勇,不但擊潰了出城搦戰的華雄所部一千精兵,一舉扭轉戰爭的態勢,更在戰前的單挑之中擊中華雄丹田,打的他重傷墜馬,幾乎就要將其斬於馬下,甚至,他華雄不過是靠著幾個無名之輩令人不齒的對孫堅出手偷襲,方才僥倖得脫性命。
那一刻之後,華雄身負重傷,不得不龜縮虎牢,聲威一落千丈。
於是董卓將他怒斥一番,連貶數職,責令其離城養傷,更不得不派遣呂布來鎮守虎牢關,華雄當然不知道這是因為董卓的權衡與謀算失敗,他只是覺得自己地位的降低完全是因為這一次失敗,和可能因為這一次的內傷而已經無法重返巔峰這兩個原因。
據說孫堅之後還曾經攻破洛陽,不過那已經與華雄無關了。
而現在,他已經知道了皇城之中出現了強者之間的戰鬥,似乎董卓就是因為這樣的事,才終於想起了自己麾下還有華雄這樣的第二員猛將,派遣的小兵只用了兩個時辰就通知到自己。
雖然他也有些奇異,那送信的人跑的未免也太快了。
可是當入城的前一時刻,他用很短的時間回顧了這一段人生的得意與沮喪,要重新進入大漢王城西京的時候,心中就只剩下了激動。
我終於可以再次的展現自己的實力,重新贏回我失去的東西了!
似乎是因為有刺客原因,西京城的城門盤查格外的嚴格,就算是原本的知名武將華雄也需要走一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