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開慶功宴,現在姜氏傳媒不像其他公司一樣,一億開一次,兩億開一次,一直開到下映,但是破十億,破二十億,破三十億,總該要開了吧?
破三十億慶功宴姜林再忙也得抽空參加了。
《西虹市首富》作為國內第三部破三十億的電影,蘇晉自然受到資本的熱捧,而姜林在慶功居然看到不少的熟人,而且並非電影界的。
比如,姜林就看到了馮運。
馮運說他不喜歡錢,但是往往哪裡最賺錢,他就往哪裡跑。
這不,看到姜氏傳媒又一部電影破三十億了,馮運不心動也不可能的,畢竟這也太撈錢了,雖然寶劍集團也很賺錢,但是誰嫌錢賺得多?
寶劍集團也有寶劍影視,不過,從寶劍影視公司建立的那天開始,就一直對外宣傳“大動作”不斷,但是就是沒有作品出來。
其實,在很多電影背後,都可以看到寶劍集團的投資,但寶劍集團也只是投資而已,因為他們做的就是類似金融之類的事情。
馮運也不是第一次與姜林見面,所以兩人見面之後,馮運很自然地跟姜林熱聊起來。
當然,說熱聊也不對,因為姜林根本就不太樂意與馮運聊,而馮運聊得很嗨。
大體上,馮運是在向姜林兜售網際網路+的思路,比如網際網路+金融+電影這樣的概念,大致是以網際網路的大資料推斷出觀眾喜歡的是什麼樣的電影,然後針對性地弄出這樣的電影,當然,在投資上,可以用金融的方式,比如眾籌!
對於這樣的事情,姜林前世就已經看到過不少了,知道這樣的操作基本上都是用來坑人的,所以只是笑笑,不置可否。
像眾籌影視成本這樣的事情,其實說白了,把投資權拿到手,然後向一些喜歡這個ip並且想將之轉化成影視的粉絲籌資,比如影視投資一千萬,然後眾籌時說要兩千萬,就可以籌集兩千萬,這樣一來,影視還沒有製作,就可以直接賺錢了,而且利潤極高。
而眾籌來的拍攝資金,拿去拍戲,一般都是什麼操作?或是用虛高的流量明星洗一波錢,或是直接隨便請一批演員導演製作人員,十幾二十天拍一部戲,然後不管有沒有觀眾和票房,反正錢也賺到手了,有票房就最好,沒票房也都已經把錢給賺了,虧也不是虧的自己的錢。
如今寶劍集團已經上線了電影眾籌的平臺,也開始為寶劍影視的幾個大ip專案籌集資金,準備把這幾個ip的影視做出來。
馮運找姜林,自然是想跟姜林一起賺錢,賺更多的錢,而且最重要的是,姜林在網際網路和影視方面都有涉及,所以是最佳的合作伙伴。當然,最重要的是,姜林有著極大的票房號召力,不僅可以在拍攝之前賺錢,電影出來之後,還能賺一些電影票房。
不過,姜林肯定不會跟馮運合作的,這個“不愛錢的人”,偏偏一直都在考慮著如何坑人然後自己來賺大錢。
然後,馮運又跟姜林普及所謂的網際網路思維,怎麼以大資料來拍戲,可以做到連編劇都不用,就可以拍出作品來。
馮運說了一大堆,發現姜林居然無動於衷,也是有些失望。
這就很沒意思了,自己說的人家聽雖是在聽,但根本就沒有半點認同感。
姜林知道馮運是個非常執著的人,甚至可以說他是非常自負的人,尤其是在事業取得成功之後,簡直自負到沒有邊際了。
單就國內的純粹的富豪來說,最有名的就是一老一少,老的便是馮運,少的就是黃校長,黃校長則是因為經常對於娛樂圈的事情發話而出名,而馮運則是那些自負到沒邊的話而出名。
在之前,馮運的寶劍集團因為靠假冒偽劣產品而發家,反正網路上一片罵聲,後來呢?馮運也知道,花錢公關根本就見不到頭,所以乾脆不公關,然後就做了兩件事情,一是入股許多媒體,成為股東你就不能再黑我了吧?一是親自割據成功學。
事實上,姜林感覺,在國內某個特殊的時段,除了膽大心黑之外,沒有任何成功學可言,因為那時候除了少部分真正做實業發家的之外,絕大多數是靠著坑蒙拐騙發家,馮運自然不必多說,網際網路的發展,九成九靠著盜版、侵權、病毒、假廣告等各種方式來發家的,因為這些東西成本最低,而效果最好。
另外,還有靠“送禮”廣告大搖大擺地賣糖水“保健品”的,靠著一隻老鱉賣“保健品”的……
所以,經常有人說,大學生的老闆很多都是沒怎麼讀過書的,因為在那個時候,大學生還能分配,而那些沒上大學分配不了的,才會想辦法自謀生路,正好又碰上這麼一陣風,然後就飛起來了,混出頭來自己當老闆了。
再然後,大學生也不分配了,而且這陣風也越來越弱了,只能想辦法去混一份工作,而工作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非大學生老闆,因為與老闆同期的大學生,都分配了啊。
好吧!扯遠了,姜林面對馮運的時候,沒有半句反駁的話,因為他很清楚現在的馮運,比之前自己見到的馮運自信心更強大,更自負,甚至自負到以為自己能說動姜林似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姜林不說話,自然是知道,自己跟馮運說任何話都沒有用,所以乾脆不說。
談正事雖然不愉快,但是隨後馮運不再談這事,反跟姜林談起武俠來,這一切都愉快多了。
最近馮運也開始見異思遷了,當《笑傲江湖》出來之後,於是他立刻自比風清揚,嗯,又是一個絕世高人。
然後馮運就想著讓姜林拍《笑傲江湖》的時候,一定一定要請自己演這個角色,自己免費來演。
之前馮運看《天龍八部》還有過一段故事,據說寶劍集團的員工們聽說馮運也看《天龍八部》,自然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於是阿里許多人都專門去看了這部電視劇,高層更是沒有一個看這電視劇低於三遍的,就是避免到時候大家跟馮運討論這劇,自己插不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