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火車與現代的火車相差太遠了,顛簸得連吃個牛排都成問題,然後又因為第一次坐火車而吐得一塌糊塗,黃飛鴻和梁寬兩人出盡洋相,大家看得也是很開心。
開頭的一幕幕,表現出黃飛鴻已經開始接受新鮮事物,體驗了一番火車之後,黃飛鴻一群人來到了花城。
鏡頭一轉,鏡頭中出現了花城的民生百態,如同第一部一樣,街道上很繁榮,但是明顯可以看得出很落後的景象。
這時候,出現了時代特徵的代表事件,就是遊行。
“那邊又搖旗又叫喚的寫的什麼字啊?”有人看熱鬧地問道。
“反對《馬關條約》!”
這時候有商販大聲叫道:“你們瞎起鬨,我怎麼做生意啊!”
“反對李鴻章向島國求和!”
這時候,有人問道:“陳師父,臺島在哪兒啊?為什麼打完仗還要割地賠款啊?”
“臺島在哪兒我不知道,當然是靠海啦,不然怎麼叫灣呢,對不對?”
“那有多大啊?”
“管它大不大,根本就不關咱們的事,喝茶喝茶喝茶!填飽肚子再說!”
“我看你們是吃飽了撐的!”有人大聲對著遊行隊伍叫道。
……
這時候,坐在電影院裡頭的觀眾們,看到這一幕幕,聽到這一句解碼句臺詞,不由得想起歷史上的當時的情況。
很明顯,這時候正是甲午戰爭剛剛結束,華夏和島國簽訂《馬關條約》,割讓了臺島,所以有志有識之士都在遊行反對這個條約。
但是不得不說,這時候的人都是麻木不仁,該做生意的做生意,該吃飯的吃飯,該賭博的賭博,甚至還有人說對方吃飽了撐的……完全不知道,再這樣下去,國之將亡,他們也將會越來越慘烈。
不少人都在嘆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一些影評人看到這一幕,都不由得想到,姜林的劇本似乎都能透過一些場景,迅速地將大家拉回到那個歷史時空,第一部是這樣,第二部也是這樣。
不過,相比第一部的拐賣人口,這第二部似乎更多了一些民族和大義的東西,無論是白蓮教燒西洋貨還是遊行,都反應著那個時代的某些特徵。
這時候,隨著一個聲音響起來:“你看,這個女孩子穿得古里古怪的,這衣服多難看啊!”
“瞧那娘們穿的什麼?”
然後邀請一大堆人過來指指點點。
“滿漢加西洋!”
“哎呀,穿成這樣還敢出門!”
他們指點的自然是與黃飛鴻一起來到花城的十三姨,十三姨穿著西洋女裝,引發了周圍的一陣指指點點。
這時候,許多觀眾都感覺到有些悲哀的,這時候的華夏人,真的是目光只盯著身邊的一些東西,根本就不知道外界已經變成什麼樣子了,哪怕是花城這麼一個口岸。
“姐姐!”
幾個小孩子看到這情況之後,也都看向了十三姨。
而這時候,黃飛鴻一行自然是被遊行的隊伍堵住了去路,停在那裡,進也不是,退也不能,直到遊行隊伍離開,黃飛鴻一行人才過去。
剛剛到地方,十三姨看到那幾個小孩子。
“小妹妹,你的衣服這麼漂亮,我跟你照張相啊!”十三姨對著小女孩子說。
不過,迎接她的卻是一碗血。
“假洋鬼子,我們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