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林看到這樣的票房,是一點也不覺得奇怪。
章毅導演的電影就算評分漸漸下降,但是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去看的,畢竟章毅大導演不說他拍電影部部是好電影,但是拍的電影都稱不上爛片,都有其可看之處。
反觀這許松北上撈金,前面幾部作品雖然總體上有賺錢,但是卻把自己的口碑完全消費完了,大家都很清楚,許松拍的電影無非就是東拼西湊的那些套路,沒有半點新鮮的,純屬在欺騙大眾。
起初大家還認為港島導演牛逼嘛,畢竟大家都是看港島電影長大的嘛,雖然都是一些盜版,但是情懷還是有一些的。
但是誰想這許松撈錢撈得這麼噁心。
姜林覺得現在這些觀影的觀眾之所以還能給他的電影貢獻七千多萬的票房,全是看在演員的面子上才去看看的。
而《那些年》,這絕對是一部好電影,而且姜林自己在春節檔已經證明過自己的能力,尤其是青春片的水平,也是得到大眾認可的。
再加上,現在有誰還能跟姜林比粉絲?
第二天的票房出來之後,格局大變。
第一名,《那些年》,日票房9523萬。
第二名,《飛刀門》,日票房8878萬。
第三名,《大話神仙》,日票房4256萬。
……
大部分的電影在今日票房都在漲,但是《大話神仙》居然下降了三千多萬,當然最大的原因就是口碑崩裂,評分下降到了5.2分,現在還能有這票房,還全靠演員陣容和一些不看評分和評價的人去上當。
港島現在無論是編劇、演員還是導演都不怎麼行了,但是偏偏就是明星多,都是當初大家從盜版碟上看到過的人,若是有誰真正想到營銷點,肯定會大肆宣傳“我們欠xxx一張電影票”,肯定會大賣。
當然,就算是沒有這樣的炒作,光是把這些明星老臉擺上去,就足夠撈到一億多的票房了,這就是明星的功勞。
不過,該罵的還是要罵的。
比如罵導演:“一億五千萬的成本就拍出這麼一個垃圾?這跟港島幾百萬的電影都差遠了!”
“這樣的電影居然要花一億五千萬來拍攝,我看錢都進導演嘴裡了吧?”
“跟許松導演之前那些電影沒有什麼區別,都是爛片,我只是來看明星的,至於劇情……有劇情嗎?”
“港式尷尬的搞笑,再加對傳統文化的無知,再加毫無下限的抄襲……這是個什麼玩意?”
……
然後輪到明星了:“原本我是看到主演才來看這部電影的,進來才發現居然上當了,這吃爛錢太明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