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緲,邁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他的面前,臉頰緋紅,緊緊挽住他的胳膊:“顧坦,我們走吧!我不喜歡這裡,你帶我到一個充滿快樂的地方吧!”
“伊緲!伊緲!我對不起你,我自私,猥瑣,無情,我配不上你呀!”
伊緲睜大了眼睛,看著顧坦:“顧坦,你怎麼啦?誰說你自私,猥瑣,無情啦?將來我們結成道侶,你就是我的夫君,我的夫君怎麼可能是那樣的人呢!”
“伊緲,我辜負了你啊!”
顧坦的腦海中,變成白茫茫一片,不知是霧還是什麼,他感覺自己輕飄飄的,沒有了痛苦,而是有了愉悅感。
顧坦到了彌留之際!
一道白光,從混沌石中射出,然後向著顧坦的周身每一個部位充斥灌注,流轉不息,像不停流淌的小溪,平緩而持久。
顧坦殘破的筋肉慢慢的聚合,枯萎的元神漸漸的凝實。融合的至仙之骨的骨骼,雖未受到傷害,卻也是不停的吸吮著白光。他萎靡的元嬰,在白光的灌注之下,也是變得精氣流溢,生機勃勃。
顧坦終於醒轉過來。
醒轉過來的顧坦,並未絲毫的興奮,他的目光有些呆滯,神情悲傷。爬起,繼而顧坦又緩緩的跪了下去:“伊緲!我對不起你,是我害了你啊!是我的自私,猥瑣和無情,害死了你啊!”
說罷,淚水滑落。
顧坦深深的內疚和自責。
其實,在伊緲和顧坦分別之時,顧坦的潛意識中,已經有了不再與伊緲交往的念頭。這個念頭就是他出關後想要向伊緲告別的理由。他不想因為伊緲,影響了自己的修仙之路。他喜歡伊緲,但更喜歡自己的仙途,所以,在伊緲向他揮手告別時,他同樣的也是揮了揮手。他把伊緲留在身邊療傷,本來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伊緲當時的一絲失落,顧坦是感覺得到的。
待到顧坦出關,聽到伊緲死去,並且是為了自己死去,他又良心發現,深深自責,既覺得對不住伊緲,又無比悲痛,導致他大開殺戒,其中有著一定的贖罪感。
透過在化血池中的瀕死過程,顧坦終於明白,自己沒有錯,而是有罪,並且是心靈之罪,心靈中的自私,猥瑣和無情之罪。
“伊緲!這化血池的鞭笞之苦,便是對我的刑罰,我甘心擎受。我若死,罪有應得,我若活,當永記此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說完,顧坦慢慢的浮到湖面之上,趴於湖面,準備接受那長鞭的刑罰,不為逃走,只為贖罪。
顧坦註定是伊緲姑娘此生的劫數,短短時日的相識相愛,結局或是情海悲傷,或是喋血殞命。
倔強,善良,正直,都不是幸運的理由。可能正相反!
趴於湖面的顧坦,雙眼幾乎努出眶外,牙齒咬得咔咔作響,指甲深深地摳入掌心。他拼命的忍受著那長鞭擊打帶來的元神顫慄,筋肉撕裂,血水侵蝕。
忍受了七鞭,他方才暈了過去,然後沉落湖底。待清醒過來,繼續浮出湖面,接受那鞭笞之刑。
長鞭打完頭頂打後背,打完後背打前胸,打完前胸打四肢,顧坦就這樣的進行著贖罪。
顧坦已經瀕死過三次了,每一次,都是混沌石把他救醒。第三次顧坦醒來,終於發現了異樣,自己不光是元嬰變得強大了,就是自己的元神,也是變得異常強大。更為奇妙的是,顧坦自覺周身溫暖如春,如沐陽光,天地隱隱約約的有了可被掌控之感。神,魂,意,魄,精,似有五氣朝元之意。
顧坦心中大為驚奇,這不是書中記載的化神的過程麼?自己只是元嬰期第七重,怎麼會有了化神的感覺?元嬰未化,而化神至,實乃天地之間聞所未聞的奇事。雖然顧坦心中對伊緲之事悔恨無比,但對降臨的機緣,卻也是絕無置之不理的道理。
嘗試著調動天地元力,竟是隱隱有了些許的異動,雖然調動的範圍很小,但確實是可以調動了。與三經和參需要掐訣唸咒不同,現在只需意念一動,天地元力便跟隨而動,如果掐動法訣,則感覺相當完美。
三次瀕死都是混沌石救醒了他,並助他重塑身體,有了化神的雛形。顧坦徹底的感受到了混沌石的神奇,但是,顧坦並未興奮,反倒是羞愧得無地自容,因為,他把這個機緣,歸結為伊緲,是伊緲為自己犧牲,才為自己創造瞭如此機緣。這一切,都是伊緲的靈魂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