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園區開園典禮已經過去了五天,各項工作也走上了正常軌道,生產基地、科學院、科研基地的工作按步就班。
而醫院對外開放後,本來以為有了三家醫館,現在又增加了一家規模較三家醫館總和還大,病人相對會少一些。
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市民知道神農醫院開業後,過去有病都往附院或市一二院跑的情況變了,都往神農醫院來了。
受衝擊較大的要數中醫一、二院,秦承文知道後交代王思怡,從市內各醫院轉院來的病人暫時不收治,除非是那些醫院無能為力的病倒,也就是這些醫院主動要求神農醫院接收的病倒。
只有這樣才不讓其他醫院受到更大沖擊,同時也讓出更多床位給需要的病人,自己開醫院的目的是讓更多無法得到治療而死亡的病例減少,而不是搶了其他人的飯碗。
“我們的醫院接診的物件應該是全國各地死亡率較高的病人,讓更多家庭免除失去家裡頂樑柱的痛苦。”秦承文說道。
“當然,如果其他醫院還像過去那樣,不求進步,不提高醫技水平,那等待他們的也許就是關門破產,到了那時候誰也怪不得。”
“有不少病人並不是轉院過來,而是從市內其他醫院出院後再來神農求醫的,這種情況,我們不能把病人推出門。”王思怡說道。
“這種情況另當別論,既然其他醫院已經給他們辦理出院手續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癌症、心腦血管疾病不論什麼情況,一律接診。這個不能推,一旦我們不收,就會讓更多病人死亡。”秦承文說道。
“知道了,我們盡一切努力吧,只要有床位,我們就儘量安排,實在不不行,只能根據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來安排了。”王思怡回應道。
“好的,那你去忙吧。”
。。。。。
週一早餐的時候,王思怡跟大家講癌克靈上市後,現在全國各地病人都趕來康都,現在每天收治的病人二千例左右,其中六成都是癌症病人,按這個勢頭,住院部兩棟樓估計不夠用了。
李末央聽了她的話後,嘴含筷子在沉思:“小文,要不把神農大廈改為二院吧,這樣可以增加三千個床位,以後一、二院以收治癌症、胸痛心臟、疑難雜症為主。”
秦承文沒有回應,繼續早餐,吃完一碗粥後,他放下碗筷:“我們所有醫院、醫館都不能搞專業化,而是綜合化,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多能聖手,眼前有可能出現思怡講的情況發生,但不會是長期的,等魔都、帝都分院建立後,這種情況就得到緩解了。”
他接著說道:“神農大廈,本來就是醫館,不存在什麼二院,誰規定醫院比醫館大?醫館就必須比醫院小?規模大小跟是醫館還是醫院無關,我們開醫館目的是治病救人,其他就不需要考慮太多。”
“如果病人太多,就另外開幾家醫館,規模不需要很大,有五六百個床位就行了,這樣就可以多培養一些醫院領導人才,為將來走出去儲備更多複合型人才。”
他在想如果多幾家醫館的情況下,還出現床位不足的情況發生,早期病人可以住賓館,按時到院服藥即可,這樣的話,就要跟周邊賓館籤合作協議,凡是神農病人入住優惠多少房價。
他把自己的思路告訴眾美女,周春婉問房價優惠到什麼幅度適合,最後大家都認為五至六折合適。
周春婉問:“小文,如果要增開醫館,我們是租房還是自己建房?”
“租和建都不是最佳方案,還是買房吧,這樣速度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