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賓館,他關好門,把幾個戒指拿出來,這些都是從任氏莊園裡得到的,當初來到莊園,他沒有立即露面,而是先進入莊園,把莊園裡的人控制後,他把地下倉庫的寶貝全收了。
但他想不明白的是,幾個置物戒指竟然上百年沒人動過,是不懂得,還是沒人能開啟?
作為曾經的崑崙代理人,任氏底蘊深厚,為什麼發展到現代就這麼不爭氣,想不通就不想了。
他練化了幾個戒指,然後一一開啟,第一個是秘籍,第二個是武器,第三個裝的是藥材,他神識探進去看,發現有不少珍貴藥材,數千年份的人參,靈芝,雪蓮、雪蘭、獨葉花、茯苓、珍珠、冬蟲夏草、蓯蓉、首烏、山參,石斛,還有龍寶等。
第四個裝的全是金銀財寶,單是黃金就上百噸,各種奇異珍寶,還有堆成山的玉石。
第五個戒指裡面堆滿了各種珍貴金屬,還有兩條龍脈,按理說末法時代,任家先祖從哪得到兩條龍脈,要麼是有人飛昇了,從異界帶回來。
最後一個戒指,裡面全是極品靈石,甚至還有仙石,五條比第五個戒指裡面大數倍的龍脈。
看來自己的猜測是對的,任家曾有人飛昇了,而且級別不低。
為了避免將來給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煩,這些東西只能放板指裡面,不然洩漏出去,會有麻煩。
看完任家的,又拿出從東陽得的幾個戒指出來,國師只有三個,一個裝的是各種道器、法器、神器、仙器,還有其他武器。
第二個是珍寶,國師不會把全國的珍寶都搜刮來了吧,黃金有數百噸,銀子更加多,上千噸都有,還有玉石、寶石,靈石,要說這個戒指是什麼最多,那就是靈石,還有一種比靈石能量大百倍的石頭,不知道叫什麼。
暈,還有許多華神國的國寶,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玉器、春秋戰國時期的鐵器漆器、漢晉南北朝的石刻造像、唐宋時期的書法繪畫以及明清時期的瓷器等,琳琅滿目數不勝數。
他用神識掃描,發現有不少珍稀國寶,比如“
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馬家窯彩陶把手壺
商代的甲骨文片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或“殷墟文字”,是能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主要指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也是華神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
據學者統計,截至目前流失在海外的甲骨文超2.6萬片,其中東陽共藏有片,多為侵華戰爭時期獲得。秦承文數了一下,應該有五六千片
戰國時期的蟠螭文鼎蟠螭文鼎楚王鼎),堪稱楚國重器,於抗戰期間被劫掠至東陽。
漢代的“成都丞印”封泥,封泥在中國先秦時代就已存在。人們在運送物件時常用繩子捆紮,而後在繩子打結處粘上特製泥塊並按上璽印,以防他人拆開,這便是“封泥”。留存至今的封泥常常是不可多得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學術價值。
唐代的十一面觀音龕,這兩件造像為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時期的浮雕造像,為盛唐時期佛教雕刻的代表性作品。如此珍貴的造像共有32件,上世紀初東陽學者早崎梗吉利用在華考察的機會以各種名目攫取其中大部分並帶回東陽,目前東京國立博物館中約藏有15件。
唐代的三彩貼花龍耳瓶,此瓶體三面貼飾有寶相華紋浮雕圖案,龍頭咬住瓶口兩側又與瓶身相連,構成耳狀,故稱為龍耳瓶。瓶身採用彩色貼花工藝,體現出濃郁的波斯審美風格。唐三彩,指的是唐代陶器上的釉色,因此類器物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所以也有“洛陽唐三彩”的說法。
五代的二菩薩立像。據資料記載1900年5月26日,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圓籙在清理積沙時,無意中發現了藏經洞,並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紀的佛教經卷、文書、刺繡、絹畫、法器等文物5萬餘件。這一發現為研究華神及中亞古代歷史、宗教、藝術等提供了數量巨大內容豐富的珍貴資料。可惜的是,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英、法、日、美、俄等國探險家紛紛前來盜竊掠奪,藏經洞絕大部分文物不幸流散到世界各地,僅剩少部分留存於國內,造成華神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北魏菩薩頭部,據資料記載1893年,在華神遊歷的東陽學者岡倉天心偶然間發現了龍門石窟,石窟裡那些巨大的佛像和華美的浮雕將他徹底震撼征服。念念不忘的岡倉天心回到東陽後,將旅途中拍攝的龍門石窟照片製成幻燈片並舉辦了講座。如此一來,龍門石窟在國際上很快聲名遠播。從此,不同國家不同身份的人紛至沓來,他們有的是學者、旅行家或探險家。但在亂世之中,更多的人卻是那些為了金錢而來的古董商或文物盜賊。災禍就此降臨,佛像和浮雕們被肢解、切割或摔成碎塊,以便運輸和販賣到國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看來,在抗戰時期,華神的許多國寶被東陽搜刮,掠奪很多,還好,今日終於重見天日,迴歸故里。
秦承文將所有國寶文物清理出來,用了十多個食物袋裝好,這些東西,明天交給譚凱,讓他轉給博物院。
第三個戒指裡面裝的東西很雜,有秘籍、藥材、六條龍脈,發現有兩條是華神的龍脈,應該是抗戰時佔領區的小龍脈,要抽時間檢檢視,到底是哪裡的龍脈被毀了,這二條要儘快放回去,不然會影響華神氣運。
清理完收穫,他想起昨天在任家山莊,並沒有人專門去查詢寶物,那麼孫家是否遺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