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還有世界東極的五座大山:岱輿、員嶠、方壺、瀛洲、蓬萊。
山上的樓臺亭觀都由金玉建造,飛鳥走獸一色純淨的白毛。珠玉之樹遍地叢生,奇花異果味道香醇,還有一種特有的仙草,吃了可長生不老。
但是,這五座仙山的根部卻不同海底相連,經常隨著潮水波濤上下顛簸,來回漂流,不得片刻安靜。天帝唯恐這五座山流向兩極,便命令北方之神禺疆,派十五隻巨大的鰲魚把大山頂在上面。
可“龍伯之國”有個巨人覺得五座山擋在身前很是礙事,他便投下釣鉤帶走了六隻鰲魚,使得岱輿和員嶠這兩座山失去了支柱,漂流到北極,沉沒在了大海里。
天帝大為震怒,便將龍伯流放到了終年不見陽光的北冥之地,並使其子孫一代一代逐漸矮小,與海中陵魚日夜看守仙山。但到了伏羲、神農的時代,那個國家的人身還有數十丈高。
“小姑娘,你不是故事大王嗎?這個記載沒看過?”梁阿婆一副特別清高的嘴臉諷刺著我,看來那晚我講蓬萊島故事的時候,她肯定邊聽邊嘲笑著我。
“我……”我頭一回被人家這樣嘲笑自己的閱讀量,不禁漲紅了臉,結結巴巴的說道,“我才疏學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現在得到我的點撥,明白過來沒有?”她的語氣和第一次見到我的那晚區別很大,怪不得冬煌說她很不討人喜歡,越相處越艱難,真是一點兒不假!
但人家的確有傲慢的資本,她掌握的資料比我自己瞎推理的情節可靠了很多。我回答道:“你的意思是說,晨霧之海就是那片‘歸墟’,我們要去的蓬萊島,其實是被鰲魚馱在背上的?”
“你看問題能不能別這麼片面,你把自己給別人講的那個故事忘了?下次別說你是故事大王了吧!”
我被她嘲弄的一愣一愣的,臉燙的都能煮雞蛋了,有啥補充直接說話,幹嘛一個勁的拐彎抹角呢……
我弱弱的回應道:“這本書裡對蓬萊的描述,和其他古書中是完全一致的,都說蓬萊是海中的一座仙山,上面有仙人的宮殿和長生的草藥,那麼,我們可以從這些不同朝代不同人物的描述中,認定那就是蓬萊島的真實面貌……嗎?”
我在她面前徹底沒了底氣,連結論都要疑問一下。
“切,誰讓你說這個,我是說你後面的故事和這裡的龍伯!”
後面的?我趕緊轉了轉思維,盯著書上的“龍伯”兩個字接著猜道:“後面就是徐福遇到了大魚,而秦始皇夢到了巨人……”
我激靈了一下:“難道大魚就是陵魚,巨人就是龍伯?”
她沒回答,等到船身平穩,又倒頭睡下了。
我捧著小冊子不知該怎麼樣才好,這裡的記載更加完整了我講的那個故事中關於蓬萊島的傳說。我原以為秦始皇身邊那個解夢的博士是個大騙子,沒想到他才是對海外仙境知根知底的人!
蓬萊在海中,由龍伯後人和人面陵魚守衛著。首發
徐福受到了大魚的襲擊無法靠岸,這個魚就是陵魚。
秦始皇夢到了自己與巨人海神的交戰,這個海神就是龍伯人。
博士解夢說大魚是海神的先鋒,必須先將其除掉,於是秦始皇就備好了弓箭,與陵魚交戰三天三夜,最終將其射死,帶回了咸陽。
想到這裡,我渾身都有些顫抖,《山海經》裡,對陵魚的描述是人頭魚身,有手有腳,這樣看來,它不就是“人魚”嗎?
當時秦始皇將其帶回了咸陽,怎麼處置的並沒有記載,但秦陵那些長明燈裡所用的,不正是人魚膏煉成油脂嗎?
我這麼一想,全都對上號了,我在徐州城的地下,燙死還魂草的那些油脂,就是從剛才躍出水面的那些怪魚身上提煉的。《史記》、《山海經》、《列子》、《十洲記》四本不同時代不同作者的古書,描述的是同一個地方、同一個故事。
歸墟、蓬萊、大魚、海神,一切都是真實存在的。
喜歡地下秘藏請大家收藏:()地下秘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