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侍郎做官也有些年頭了,以前也不是沒有見過災民的模樣,但是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災民。
雖然受災了,缺衣少食,看著面黃肌瘦的,但是眼前的這些人的眼神卻是散發著光芒,不似以往他看到過的災民,目無神光,好似魚木一般。
而且,看到黃土崗上的這些人,雖然吃的不好,甚至拿著樹皮草根充飢,但是這裡的一切,卻是那樣的井井有條。
“張侍郎來的正好,不然的話,再拖下去,這裡的人,就真的沒辦法了,雖然是夏天,草木旺盛,但是也架不住這裡這麼多人一天三頓啊。”柴昭說道。
這些人已經吃了十幾天的樹皮草根了,牙都能擼出火星子來。
但是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吃了,還能活下去,不吃,那就真活不下去了。
但凡有一點兒辦法,誰想去吃樹皮草根。
柴昭來的第二天,又死了個半大孩子,沒見著那些人,眼睛都綠了。
還是柴昭讓護衛們帶著孩子的屍體去下葬的,不然指不定會出什麼事兒呢。
柴昭想起了前世他看過的一部電視劇,和珅說,災民不算人,行將餓死的人已經不是人了,那就是畜生,只要活著,還什麼麩糠啊,那是好東西。草根、樹皮、泥土都可以吃。
別說是死了的孩子,就算是活著的,換孩子吃,那就是鍋裡的一堆肉。
柴昭看到了這些災民之後,感同身受。
就像餓死的那些孩子,那天要不是讓護衛們看著點兒,柴昭絲毫不懷疑,他們會將那個孩子給下鍋了。
別說肉了,就是點兒油花子,他們也已經半個來月沒見著了。
“來時看見了,這方圓幾十裡,樹都沒皮了。”張侍郎說道。
“就是這樣,這裡才有這麼多人能喘氣兒,不然的話,遍地的屍體都埋不過來。”柴昭說道。
好好的潁河,決堤了,這事兒,朝廷也只是事後派人來賑災。
那事前呢?
潁河為什麼決堤?朝廷每年都撥調治理河道的錢款,哪兒去了?
要是潁河疏通及時,就算是今年夏天雨水多了些,也不至於造成這麼大的危害。
兩人一邊兒說著,一邊兒往黃土崗上走。
“今天大家都比較高興,因為從今天起啊,這邊兒就要蓋上屋子了,棚子只能臨時湊合,總要先解決了住的問題,不然一颳風下雨的,病人還要增多。”柴昭說道:“現在這邊兒的情況依舊不太好,但是也就只能盡力而為了。”
張侍郎看著周圍的環境,還有人,心中不由得對柴昭產生了敬佩。
別看柴昭年輕,但是本事是真的不小,不少人說,柴昭還不到二十歲,就已經是朝廷的四品官了,有的人不忿,有的人不甘,也有的人在背後編排柴昭。
但是如今看來,柴昭行的正,坐的端,他有才華有能力坐在這個位子上。
不說其他,臨潁縣這邊兒要是換個人來賑災的話,有誰能做的比柴昭好?
都不見得。
在背後多嘴,也不過是心中的嫉妒在作祟罷了。
“是啊,盡力而為,至少心中無愧。”張侍郎說道:“接到朝廷的分派之後,我心中也是擔心,所以就匆匆忙忙的從大興城趕過來了,這路上也下了幾場大雨,道路也不太好走,再加上糧車笨重,這才耽誤了,不然的話,最少能提前三天到這邊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