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本來是想與大隋交好的,但是這份國書,卻是有問題。
有很大的問題。
對於楊廣這樣一個自戀的人,這樣一個好大喜功的人,國書上的這一句“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直接惹怒了楊廣。
但是國與國之間的禮儀還是要保持住的。
楊廣並沒有下令殺人。
只是對鴻臚寺的人說,蠻夷書無禮者,勿復以聞。
也就是說,對這種沒禮貌的事兒,以後就不要上報了,自行處理掉就是了。
楊廣不會給自己找不痛快。
在楊廣回了這件事兒之後,好似又想起了什麼。
緊接著,又下了一道詔書,讓人前往海外。
因為這個月,赤土國遣使者來隋,向楊廣獻上了禮物,討得了楊廣的歡心。
楊廣一看,海外有這麼多的好東西啊,那就讓人出去轉悠轉悠吧。
於是就招募人前往海外,屯田主事常駿、虞部主事王君政等,應募前往赤土。給赤土王帶去五千段錦物。
這算是大隋對赤土王的賞賜。
海外的這樣一個小國家,這算是和平的跟大隋建立了外交關係。
其實只要是不像倭國那樣作死,用國書惹怒楊廣,其餘的人,送上禮物,楊廣都會很開心。
他認為大隋強大,自己的聲望也已經聞名天下,甚至連海外的人都仰慕自己。
這也極大的滿足了他的虛榮心。
在處理完這兩件事之後,楊廣就動身前往五原去了。
這回倒是沒有在半路上就講柴昭給宣召過去,估計楊廣覺得,現在柴昭正在焦頭爛額的應對土豆的事兒呢。
其實不然,忙活的是莊子周圍的村民,冬天的時候,柴昭就把事兒給交代下去了,現在自然比較閒散。
柴昭從系統的商店之中兌換了一袋玉米種子。
然後,他就有新的事兒要忙活了。
在莊子周圍清理了一塊地,然後翻整好,和莊壽兩個人,親自播種玉米。
“少爺,這又是什麼新鮮東西?”莊壽問道。
“這玩意兒像是種子,金燦燦的。”柴昭說道:“也不知道是啥東西,先種種試試看吧,說不定也是好東西。”
柴昭知道這玩意兒叫什麼,但是在莊壽麵前,可不能顯擺學問,一傳出去,人家就會問,你是咋知道的?
柴昭怎麼解釋?
所以,先裝作不知道,然後像模像樣的給取個名字就完事兒了。
多簡單。
“這顏色可真好看,跟小金豆子似的,不過,沒有金子的顏色重。”莊壽說道。
“是啊。”柴昭說道:“要我看,就跟淡黃色的玉石一樣,但是大小又太小,要不,這玩意兒,就叫玉米得了。”
看,名字這不就有了嘛。
人生在世,全靠演技。
柴昭覺得自己又能拿一個小金人了。
“玉米?就像是玉一樣的米。”莊壽唸叨著:“唉?好名字,少爺你真厲害。”
“也就一般般吧。”柴昭‘謙虛’的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