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柴慎現在正在去往江都的路上,但是柴夫人還是一直在給柴慎寫信,先跟柴慎商議好之後,再與岐州那便的李淵商議。
柴昭和李秀寧兩人已經訂婚,李秀寧比柴昭年歲小,但是按照大隋的律法,李秀寧也到了出閣的年紀了。
現在柴家是外面忙,裡面也忙。
柴慎和柴紹忙著隨天子出行,而柴夫人則是忙活著準備來年兩個兒子的婚事。
至於柴昭,在準備婚事這方面,被柴夫人嫌棄幹啥啥不行,所以柴夫人讓柴昭別來添亂,他自己該忙活什麼就去忙活什麼,婚事她來一手操辦。
所以幾天下來,柴昭就一直和王彥在莊子上,有時候身子親自下地乾乾活兒。
經過洛陽這一行,回來之後,也不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少爺了,那些粗活兒,多少也能上手。
不經歷過一些事情,怎麼會知道民間疾苦呢?
洛陽一行,算是見識到了民間疾苦了,再看昔陽縣這邊莊子上的人的生活,簡直就像是兩個世界一樣。
家家戶戶都騰出了一塊地方搭建了大棚,現在大棚的頂還沒有蓋上,因為現在正是個暖和的時候,用不著蒙上,等到了冬天之後,一蓋上,這就是大面積的溫室。
而王彥在這邊,可算是見識到了,雖然乍一看上去都新鮮,但是仔細瞭解過之後,這邊的每一樣東西,幾乎都是簡單實用的東西。
“柴兄,我是萬萬想不到,竟然還能這般搭建溫室。”王彥說道:“這樣一來,豈不是連尋常百姓家冬天都能吃上新鮮的蔬菜了。”
“話是這麼個話,你以為冬天種出來之後,他們真捨得吃啊。”柴昭笑道:“肯定收起來然後拿到夕陽縣城裡去賣啊,一冬天下來,雖然沒在外面幹活兒,但是家裡還是有些收入的,能補貼補貼家用,他們自己哪兒捨得吃啊。”
“這樣啊。”王彥說道。
“而且,修建這大棚的人工,成本,也是一筆錢,百姓們肯定要賺回來才會想著自己吃的問題。”柴昭說道:“百姓不像高門大戶那般,花錢給自己找享受,他們想著的,是怎麼才能把日子過的更好。”
兩人在鄉間走著,正好看到有婦人在拿著衣裳,坐在水渠旁浣洗衣裳。
一個小板凳,一個木盆,一個木桶,直接打水上來,沖洗完了之後,直接又倒進了水渠之中。
反正水渠之中的水,又不是飲用水,莊子上有專門吃水的水井,而溝渠裡的水,除卻洗衣之外,就只剩下澆地了,洗衣用的是皂角,也不會汙染水。
至於有小孩兒往水渠裡撒尿的,抓起來打一頓就老實了。
柴昭可不希望莊子上的水渠變成一條臭氣熏天的臭水溝。
在夏天連續一個來月不下雨的情況下,水渠裡的水流動性是很低的。
“再等一段日子,就是土豆要收成的時候了。”柴昭說道:“這是今年最後一撥收成,陛下還專門派人給我娘打了招呼,說要讓朝廷的人快馬加鞭的給龍舟上送一些,供陛下享用。”